古语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近日,一项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则显示,老人适当“胖一点”,有利于其更长久地保持健康。(摘编自《大众日报》《羊城晚报》)
60岁后有“最佳体重值”
前些日子,“身材微胖的人不易得病”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发表的新研究,揭示了60岁后“最佳体重值”的秘密。原来,老人适当“胖一点”,对保持长久健康可是有好处的。不过,“胖一点”也得有个标准。记住这个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以一位老年朋友为例子,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其BMI指数=70÷(1.75×1.75)=22.85。
具体来说,18—64岁,BMI正常范围是18.5—23.9;65岁以上,理想体重指数为20—26.9;80岁以上,理想体重指数为22—26.9。
老年“微胖”可降低风险
老人的理想体重指数,为什么要比年轻人偏高一些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主任叶艳彬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身体机能、代谢水平和营养需求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尤其是超过65岁,衰老的特征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些变化会影响老年人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使他们容易出现蛋白质、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产生消瘦、贫血等问题,降低了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
“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健康体重BMI推荐范围,是根据死亡风险和慢病发生风险来确定的。而且,老年人容易患肌肉减少症,体重不足的老年人健康风险更高。”叶艳彬表示。
不宜短时间里大幅变化
步入老年后,如何保持微胖的状态呢?叶艳彬表示,老年人可在家庭成员帮助下长期动态监测BMI变化,定期参加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且每月至少测量两次体重。对于BMI不在适宜范围的老年人,宜纳入长期健康管理。
叶艳彬还强调,老年人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不应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变化。应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使体重缓和达到正常范围。
■相关阅读
限制油、盐、糖过量使用
17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大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行动;倡导人均每日能量摄入量保持男性2150千卡、女性1700千卡左右;人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到25—30克,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25—30克,食盐和添加糖的摄入量分别不超过5克和25克。(摘编自农业农村部网)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综合
编辑:贺银河
本文为老年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47/65/1480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