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将来会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很多人会说:养儿防老,而有一群老人选择在老年公寓、养老院安度晚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但受薪酬待遇、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内普遍存在留人难的问题,更有95后从业者表示,“相亲不敢透露真实工作”。
记者走访北京养老公寓,带你了解她们鲜为人知的经历。
每经记者 唐如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有成见、误解,认为我们就是端屎端尿的,我特别不喜欢这样。”对话中李林多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及,因为社会大众对养老护理职业认同度不高,她在生活中没少遭遇有色眼光,更让她委屈和无奈的是母亲在托人介绍对象时不敢透露她的工作。
初次在老年公寓见到李林时,她刚风尘仆仆地从医院赶回来。当天下午,她所负责楼层的一位老人身体突发不适而需送院就医,作为主管要全程陪同,采访也因此推迟了。她告诉记者,公寓里的老人平均年龄83岁,寻常的感冒发烧让工作人员都得谨慎对待,陪老人就医对她而言是再日常不过的工作了。
看到李林娴熟地通知家属、安排老人住院后续事宜,记者打趣道,“你看着不像95后”。她则笑笑说,“我工作快4年了,公寓里有一半的护理人员都是90后,比我年纪小的不少。”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90后、95后正逐渐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也为这个原本颇具“夕阳色彩”的行业注入更多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的加入仅是一方面。当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仍面临巨大的缺口。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早前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意愿调查分析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已达到500万人之巨,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而受薪资待遇、社会认同感不高、盈利周期长等问题的影响,目前养老服务行业正面临着前景好、蛋糕大,但却吸人难、留人难的尴尬处境。
80%的同学都转行了
社会认同感低是许多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所面临的困扰。谈起自己的职业时,李林颇为自豪,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固有成见的反感,“我们的工作并不可怕,也不是端屎端尿”。
这样的不认同并不只来自于陌生人,有时亲人和朋友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
“即便是很好的朋友,也有认为我的工作就是伺候人又脏又累,劝我赶紧转行的。”而最让她无奈的是,相亲时家人不敢提自己的职业。2019年春节回家,母亲给她安排了相亲介绍对象,谈起工作时,母亲只含糊地说女儿是做养老的,具体的工作岗位只字未讲。
李林认为,正是因为这样观念上的误解与不认同,许多从业者在工作几年后仍跨不过心理障碍而选择离开。她毕业于北方一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6年毕业时全专业共110人,如今还留在养老行业的不到20人。“很多同学都是因为观念问题改行去做幼师、酒店销售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因为薪酬问题而离开。”谈及待遇问题,李林表示自己2017年升为失智照护主管后,公司给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
让李林稍感欣慰的是父亲至少是支持她的,“在报学校选专业时我爸就支持我,看好这是个朝阳行业”。
不过,“认同感”这样的问题,也只是李林在闲暇之余才会想起并苦恼的,更多的时候,压力来自于工作中的困难。
绷紧神经防风险
固有观点对于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的认知,仍停留在照顾老人起居、饮食、排便等生活的日常。但事实上,护理员的工作远不止这些、意义也大于此。
据李林介绍,其所负责的楼层有一半的老人是可以自理的,护理人员只需安排好其日常饮食起居以及在长辈需要协助时给予关注。而另一半则是失智老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失能长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对于这些长辈,除了要负责他们日常饮食起居生活外,还有更多风险要防范。
“比如长期卧床的老人,最怕的就是他们噎食和压疮(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所以我们在喂老人吃饭时会很小心,喂什么、怎么喂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防止压疮,就得视情况每两小时左右给老人翻身,这对护理员体力、精力都是挑战。”
而对于有自主行动能力的失智老人,她和同事们要防范的问题就更多了,噎食、烫伤、日落综合症(在黄昏时分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其他异常行为都有可能出现。
“失智老人的房间里不允许有烧水壶和任何化学物品,就是怕他们烫伤或误食洗手液一类的东西,老人平日喝水都由护理员负责每两小时补水一次,还有防止老人摔跤。”
即便是将所有注意事项铭记于心、打起12分精神,工作中也难免出现意外。去年,一位奶奶在楼道里和她聊天时摔跤了,“面对面也没赶上扶住”,虽然老人后来并无大碍,但提起那次摔跤她仍十分懊悔。
同一句话一小时讲40遍
除了烫伤、误食这类可防范于未然的问题,对于李林和同事们而言,更大的挑战是应对失智老人突发的异常行为。被问及老人们还有哪些“怪异”,她笑称长辈们都很有个性,各有各的特点,“你得仔细观察、求解”。
“不能用惯有思维去看待、否定老人,他的内心世界和我们不一样。顺着他们说的话去捋,你才能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她向记者说道,“之前有位长辈非常抗拒洗澡,一接近淋浴间便大喊大闹要逃走。后来我们发现他怕的是浴室里深色的防滑垫,认为那是个深坑会掉下去。防滑垫拿走后,老人也就肯乖乖洗澡了。”
还有一位老人在入住之初拒绝吃饭,总怀疑有人在饭里下毒。那段时间,李林便一日三餐都打一份同样的饭坐在老人对面吃,让她相信食物是安全的。
再有,部分失智老人会出现幻偷的症状,认为自己的“巨额财产”被盗。这时她和同事们就得一边装作帮老人寻找“失物”,一边和家属配合告诉老人存折或大额现金并不在公寓里。遇到长辈不依不饶的时候,她还得按照老人的嘱咐去“报警”。“当然,老人是健忘的,丢东西报警的事可能10分钟后就忘了,也可能同样的问题一直问你。‘已经报警了’的话一小时可以跟他讲40遍。”
应对老人突发问题之余,消化自己的情绪也是必修课。去年,一位和她关系很好的奶奶突然大发脾气指责她偷了自己的相册。李林形容那会儿是强忍着眼泪在处理工作。她回忆道,自己先离开了奶奶的视线,避免再刺激到老人。待自己和老人情绪平复后,再询问丢的是什么相册、里面装了什么,一番沟通下来老人才说出自己不是丢了相册而是想家了,相册里有老伴和孩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