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怎样降低患病率?养成良好的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对保护心脏至关重要。
识别症状,尽早就医
如果出现胸痛、全身乏力、冒冷汗、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排查。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摄取足量的水果、蔬菜、豆类、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坚果和鱼类,减少精细碳水、红肉、饱和脂肪的占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还应限制盐的摄入。
坚持运动,防跌倒
坚持运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还能改善机体自身状态,对于防止跌倒有好处。建议每天坚持轻中度体育活动,例如日常步行、家务劳动,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活动类型,情况允许的话,建议一周1-2次的体育锻炼。也可尝试中医传统功法,例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管理体重,改善虚弱
适当控制体重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
戒烟戒酒,防意外发生
烟酒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血管,诱发急性心梗、中风。因此建议戒烟戒酒。
自我心理干预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例如阅读、音乐或其他方式转移自我注意力,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没有效果,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遵医嘱用药
通过一系列药物治疗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预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中药师 任香怡)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任香怡
编辑:武维利
本文为老年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45/58/1462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