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军大衣:因为厚重,所以暖心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邹东风 编辑:武维利 2023-12-18 15:36:41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冬天,军大衣因在年轻人之间走红,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其实,过来人都知道,军大衣曾在很多年里都被全民喜爱。

那个年代,一身戎装成为很多人的向往。

那个年代,军大衣不仅意味着抗寒保暖,更代表着一份荣耀,甚至一种精神。

穿上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大衣

■讲述 张建设 71岁 来自江苏沛县

1972年底我应征入伍,部队驻地在无锡。腊月里,被子挡不住下半夜的寒冷,我时常被冻醒。我们是炮兵部队,每个班按人数配发几件棉大衣,主要是用于站岗时穿。听我说夜里冷,班长邵炳余把他的一件大衣给了我。我这个新兵说什么也不敢要,班长瞪着眼:“给你,你就接着,别婆婆妈妈的!”

这件土黄色的军大衣是平纹布的,没有毛领,下摆有好几处缝补,缝得疙疙瘩瘩的。原本白色的衬里变得黑黢黢的,上面还有几处干涸的血迹。班长说,这是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大衣,可能还是哪位烈士的遗物。在大衣左右胸口处,隐约可见用繁体写的“个个同心保家卫国”“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等字迹。可以想象,这件大衣曾随同它的一个个主人经过的艰难又光荣的历程。

晚上睡觉时,大衣盖在被子上,一般是内里朝上。按老兵的话说,这样可以多盖两只袖子。如果反之,大衣的两只袖子将会耷拉在身体两侧,起不到保暖的作用。这件大衣陪伴了我一年多,被连队收回上交了,换发了斜纹布的草绿色65式大衣,领子是栽绒的。照相馆师傅来连队拍照,穿大衣照相的战士特别多,虽然显得臃肿,但是人却格外精神。

一件大衣到处惹人羡慕

■讲述 郭德诚 69岁 来自河南洛阳

我1971年参军,在新疆当兵。部队发的军大衣外面是草绿色,里子是羊皮的。巡逻站岗,往身上一裹,腰带一扎,皮帽一戴,任尔东西南北风。

那时,军大衣可不单单是一件衣服,也是一种荣耀。冬天,我回家探亲。火车上太热,我把大衣脱下来,卷成一卷。对面坐着的几个年轻人忙说:“让我看看,让我看看。”他们接过大衣,用手反复捋着那羊毛,很是羡慕。到了家,五六岁的侄子晚上睡觉,非要把军大衣盖在身上。他爸说太重,睡着不舒服。那不行,非得要盖。

我退伍时,把军大衣带了回来。那时,兴穿军装、戴军帽。我刚回家,一身旧军装就被亲朋好友瓜分了,只剩下这件大衣。春节前夕,堂弟从老家来,说是提前给我爸拜年。堂弟说,冬天他一直在山上修公路。他一见我的军大衣,眼睛都亮了,端起酒杯敬我,说:“你真是我的亲哥,有你这军大衣,这冬天我就好过多了。这大衣你就借我吧,你在城里也用不着。”说着,他跟我碰下酒杯,一饮而尽。就这样,大衣被堂弟借走了。

后来,这军大衣穿在了我堂弟他爸——我大伯身上。他年纪大了,还有哮喘。别人羡慕,说他赶时髦穿上军大衣了。大伯嘿嘿笑,说:“这是托我侄子的福啊。”

穿上毛皮大衣在北疆无所不能

■讲述 曹银员 71岁 来自浙江宁波

曹银员.jpg

1973年曹银员穿着军大衣留影

1972年12月,我应征入伍,到了吉林通化。到了后,部队马上给我们发齐“四皮”:皮帽子、皮手套、大头皮鞋和毛皮大衣。

那时候,部队发的大衣统一是军绿色,但南方部队的是棉大衣,北方的是毛皮大衣。我们大衣里面全是蒙古羊皮毛,穿在身上不仅暖和,而且有一种别样的美观、帅气。星期天,精神抖擞的战友们会穿着军大衣去照相馆照相,我也一样。

发到手的簇新军大衣,大家喜欢又爱惜。我们每天起床出操后,第一件事就是得把自己的大衣和被子整理好,一定要叠得方方正正。全班必须整齐划一,决不含糊。相比而言,被子好叠一点,这皮毛大衣也要叠得像被子一样方正,则很不容易。

军大衣在北疆部队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是野战部队官兵心目中的一件护身宝贝。在多年的北疆军旅中,从深秋、冬天到初春,我几乎每天与军大衣不离不弃。穿上军大衣,能在冰天雪地开展野行拉练,能在大雪纷飞的夜间站岗值勤,能在冰冻的江面上练队列,能在奔驰的解放牌卡车上迎风伫立……

借叔叔大衣穿了两年

■讲述 刘政光 65岁 来自辽宁沈阳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军大衣成为送亲友的贵重礼物。我上初中时,有个军人家庭的同学穿着军大衣,羡慕死我们了。那时,大多数同学都穿“棉猴儿”或半大棉衣。

后来,商店开始有售仿制军大衣,引得人们竞相排队购买。我的叔叔是民警,他们也穿军大衣。过年时,我悄悄对叔叔提起要件军大衣。叔叔说,民警的服装是以旧换新,有好几个亲友都向他要,实在是无能为力。我听后,心灰意冷。一年后我上叔叔家串门,没想到,他拿出件旧军大衣和一顶军帽给我,说:“这衣服你拿去穿,但要保管好,还要收回的。”

我穿上军大衣,像是过节一样。这件军大衣伴我度过两年中学岁月,交还给叔叔回收。我这时面临上山下乡,需要制备行装。一天,我听说百货商店卖军大衣,就带上家中为我准备的钱、布票、棉花票去了商店。我排了好长时间的队,如愿买到了一件仿制的军大衣。我穿着这件大衣,度过下乡的蹉跎岁月,又穿着它去国企上班。后来,穿旧的大衣又保留了几十年,在2000年时才送给了农村的亲戚。

※短发言

1977年元旦,在柴沟堡师范读书的我,在学校文艺联欢会上参加了大合唱。当时,我穿着借来的军大衣,同学们都说我帅气。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买军大衣的想法。寒假回到了家里,我跟父母说想买军大衣。为了满足我的心愿,父亲东借西借,总算凑够了钱,给我买回了一件军大衣。这件大衣,我参加工作后还穿了很多年。(河北怀安 王子昆 68岁)

※影像

王开顺.jpg

1986年底,我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全连战士争相拍照留念,我也不例外。班长有一台120型海鸥照相机,为我拍下第一张军旅照。那天是工兵课目训练期间,半身泥土,班长说,这样拍更有现场感。为了拍得更有派头,我把班长身上穿的军大衣借过来披在自己身上,目视前方,手托着腰,气宇轩昂……(江苏盐城 王开顺 56岁)

■征集

“老照片”栏目,以“老照片+简短故事”的形式重温自家往事,投稿邮箱:43284569@qq.com。如果您想修复老照片、冲洗胶卷,或者想制作家庭画册、相片书等,都可以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18673167072(微信同号)。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邹东风

编辑:武维利

本文为老年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756/52/133647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