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冬天的那些记忆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黄蜀湘 编辑:武维利 2023-11-23 11:06:25
时刻新闻
—分享—

天冷了,秋衣都没穿几天,就捂上了棉袄。

冬天来得猝不及防。

北方的冬天,屋子里有火炕或通暖气。

南方的冬天,除了哈出的那口热乎气,哪哪都是冰冷的。

真的不怎么喜欢家里边的冬天,还是喜欢桂东23℃的夏天,连凉席和空调都不用的季节,空气凉爽,暑气全消。

真的很适合避暑。

今天是周末,久违的太阳也出来了。

窝在被窝里实在不想起来,起或不起在经历了几百回思想斗争后,理智还是战胜了理想。

麻溜地爬起来,把被褥子搬到楼顶,拆下春暖的被套,洗刷干净,晾晒好。

隔壁楼顶的一个大妈也在晒被子,和我一样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隔着老远也能听到她气喘吁吁的气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的痛,此时此刻在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等孩子高考完,我一定要说服家里那口子换一套不用爬楼,“嗖嗖”很快上下楼的房子住住。

搭被子的空暇,和大妈唠了起来。大妈是来陪读的,孙女前年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于是,在外打工的儿子托人在离学校不远的小区租了一套房子。这个学期孙子也转到城里读小学了,老头子也上来和她一起照顾孙儿们。

“您儿子经常回来看看你们吧?”

“他呀,工作忙,我们快一年没见过了,一家老小就指望他们呢。”

大妈掸被子的手顿了一下,加了一句,“但经常视频”。

她紧接着说,儿子做到年前就会回来过年,今年收入还可以,准备在城里买套房子,以后就不用租房了。满口透着满足,有丝丝炫耀,也有满满幸福。

我静静听着大妈絮叨着,抬头看看天,桂东蓝真不是盖的,好蓝好蓝,一丝云都看不到。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何尝不是世间每一个普通人所求的平凡日常,烟火人生。

家乡,只此一生,都是我们每一个人走不出的眷恋。

不知为什么,眼圈有点红。

走前,告诉大妈,我也很想念在外求学的孩子,再过不久,她也会回来陪我们过年。

晒了一天的被褥厚实了许多,暖和,而且还有阳光的味道。套上喜爱的加绒被套,丰盈柔软,身体包裹在这犹如阳光般的温暖里,好像一下子生活中就多了一层保护和安定。

透过窗户,马路对面的楼顶晒了几丛板鸭、腊香肠、风吹肉,在那片花花绿绿的风景里格外亮眼。

小时候的年前,父亲逮着我和妹妹帮忙灌香肠的情景瞬间闪现在了眼前。灌香肠是做腊香肠的其中一个步骤。用塑料瓶剪个简易漏斗,套在猪肠子上,用绳扎紧。然后呀,一个人拿着漏斗不停往里面塞调制好的猪肉,一个人不停把灌进去的肉顺着肠子捋到末端,还有一个人隔段距离就拿根绳子捆一下。其中,拿着绣花针在冷冰冰的灌香肠上扎呀扎,这个工种是我和妹妹抢着干的,因为这是最轻松也是最有趣的。

因为天气冷、温度低,所有灌肠的物料都像是从冰窖里取出来似的,加上一旦动手就不能停下来,耗时长,因此这是个考验人忍耐力的活。提个“火笼”放在身边,冻得不行就烤下火,再接着干。每年,父亲做的都是塞肉和捋肉,并不时要给我和妹妹善后。

现在想想,他应该很享受我和妹妹围在他身边嬉闹的时刻,尽管我们俩姐妹并没有帮上什么忙。

“火笼”是我们当地取暖的一个器物,相当于现在的取暖器,家家户户都有。竹制外形,圆形笼身,洋铁皮或铝制作的盆里铲上几铲柴火灶烧的红炭,再覆上点柴火灶的红灰,就成了一个“暖洋洋”了。它还有个提把手,可以拎起到处溜达,很方便。儿时喜欢偷点家里的腊香肠、花生、红薯等,提着“火笼”和小伙伴到“秘密基地”开烧烤美食大会,这应该就是现在流行的“围炉煮茶”吧!

一直都很喜欢吃腊香肠,除了口感鲜美,肉质细腻,味道醇香。更是因为,这道承载着记忆的“家味”,有我找寻的父亲的味道,穿心而过,治愈着那抹无法抚平的痛。

时间过得真快,他都走了7年6个月了。

多想能和父亲再做一次腊香肠。这次,换我们来做那些繁缛复杂的准备和工作,让他老人家像个孩子一样,拿着绣花针在灌香肠上扎呀扎。然后,一屋的笑声。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是了,又到了家家户户晒干货的季节了。

于是,年近了。

那些,离家的亲人们也快回家了。

作者:黄蜀湘 (桂东文联)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黄蜀湘

编辑:武维利

本文为老年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755/67/132874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