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便利老年人等群体办事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线上”办事更灵活和“线下”服务更贴心相结合,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则上实行上门服务。
按照这个通知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政策的善意令人暖心,不过,“原则上实行上门服务”这种说法,却多多少少让人觉得有点担心。所谓“原则上”,本意是留下一定的灵活空间。问题是,有了这样的弹性空间,难免会有人钻空子,甚至将“原则上”变成“无原则”。
毋庸讳言,文件中使用“原则上”这样的模糊词汇,有时候是单纯出于严谨性考虑,因为有些事情难免会有意外情况,很难对此进行“一刀切”。但是,在为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这件事上,又会有什么样的意外情况呢?面对上门服务,没有哪位老年人会拒绝。既然是以“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为宗旨,何不将“原则上”改为“一定要”?
诚然,基层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普遍很大,对某些地方来说,以目前的资源配置情况,可能无法满足上门服务全部覆盖80岁以上的老人。即使如此,也不应使用“原则上”这样的模糊词汇——“原则上”本意是想保障多数80岁以上老人能得到上门服务,但如果缺少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却有可能使多数老人无缘这项服务。
守住“原则上”中的原则,不仅需要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需要更加科学详尽的安排。就上门服务老年人这件事而言,相关部门不妨先对辖区需要服务的老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然后结合部门实际情况作出服务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对那些急需上门服务的老人来说,不应该存在“原则上”的缝隙,需要的是“一定要”的行动。惠老善政温暖人心,但切不可因为“原则上”的模糊,而在实际执行中,让政策善意打了折扣。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赵志疆
编辑:武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