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一些“及时雨”就少一分“无用功”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赵志疆 编辑:黄靖康 2019-12-23 15:43:38
时刻新闻
—分享—

特约评论员赵志疆

浙江衢州90岁的黄锦云为了帮村民节省材料,这40年来,他一直和两套数学公式较劲。“我想让村民减少一点损失,那么多的木材浪费了太可惜。”他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自己推导出来的两套公式,能被认可和采用。近日,两位专家仔细翻看了老人的演算稿和公式后,得出一致结论:老人演算的过程以及结论都具备科学性,但过时了,现在教科书上有更新更合理的公式。不过老人的科研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花了40年精力研究推导出来的公式,最终被证实是早已过时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锦云做了40年的无用功。不过,最终解开心结的黄锦云老人,仍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确实,老有所为的路上能取得什么样的收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分享受“有所为”的过程。生活中,很多老人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有些人玩出了新花样,也有些人的成果似乎不太理想。譬如那些文学价值不高的小稿件、早已被发现的科学原理、已被他人推广应用的小发明……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些老人好像都是在做“无用功”。其实,当老人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时候,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愉悦才是最大的收获。

只要探索和钻研能够给老人带来快乐和成就感,哪怕老人最终只是在做“无用功”,也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黄锦云的执着令人肃然起敬,不过他的一些遭遇还是令人感到有些遗憾。在黄锦云老人潜心钻研的40年时间里,他的儿孙都不了解他埋首书房究竟在做些什么;自2017年至今,黄锦云老人向各级部门寄出了数百封信,最近才在媒体帮助下等来了专家进行验证,这也不得不说是家人和社会关怀的缺失。

对“老有所为”的老人来说,如果家人能够关心和参与自己所做的事,无疑更能令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而如果能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老人一定能深受鼓舞。期待子女和社会能够给那些勇于折腾、勇于追梦的老年人多一些鼓励和帮助。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赵志疆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