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老年人最近自发尝试“抱团养老”,相熟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生活在一起,互相陪伴共度晚年生活的图景正在走入人们的视野。对此,民政部表示已经关注,本质上属于“互助养老”。
走进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帝景南苑小区,一套位于二楼的三居室里,生活着四位老人,68岁的郭本荣和冯桂英、67岁的马守华和72岁的刘仁兰,家里常会传出她们的欢声笑语。郭本荣正忙着收拾行李,几天后,她要和好姐妹一起飞赴海南过冬了。
我们几个老姐妹都是几十年的朋友,在商丘租个大房子,每到冬天都到海南去玩儿,在那儿租房子住,一去都是住四五个月,天暖和的时候再回来。
夏天在商丘,冬天去海南。生活中,日常采购、做饭、打扫卫生等几位老人各有分工,房租、物业费、水电费、伙食费各项费用采取AA制。郭本荣说,“抱团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一起能互相有个照应,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抱团养老”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丹麦,之后推广至瑞士及荷兰,并在欧美各地流行起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它本质上属于“互助养老”,有其优势和不足。
优势在于大家相互熟悉,人情味很浓,相互帮扶,在一起交流沟通也很顺畅,是很和谐的一种养老方式。不足就是‘抱团养老’更多的适合于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如果有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这种‘抱团养老’可能解决不了。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特别是明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抱团养老”在我国各地也有不同形式的尝试。甚至出现了专门的互助养老社区,为“抱团养老”服务。
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的黄山互助公社就是其中之一。公社建有公园、医疗中心、食堂、社员活动中心等各类设施,每家每户还可以免费使用一块60平方米的菜地,体验农耕之乐。黄山互助公社社长李俊平:
我们也解放了一些年轻的劳动力,他的养老成本会降低。会种菜的去种菜,提供给食堂的菜会比较便宜;是医生可以看病,我们提供给的服务价格也会比较低,这是个循环往复的系统。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对“抱团养老”持肯定的态度,这是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一种互助式养老,在社会功能方面是对以前依靠家庭养老的一种弥补。
‘抱团养老’我们也在观察,看它究竟能走多远,毕竟还是个新鲜的事物。同时在‘抱团养老’过程中还存在各种法律关系、契约关系等等,我们也在观察它有没有可能进一步的规范和长效化。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