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失独家庭在隐痛中等待晚年 该如何自救?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鲍杰 编辑:黄靖康 2019-06-17 17:13:09
时刻新闻
—分享—

前不久,由王小帅导演的影片《地久天长》上映后好评如潮,剧中主人公夫妇失去独子的一幕尤其催泪,这也成为他们一生命运的转折点。而在现实中,像这对夫妻一样领养孩子的失独者其实并不多见,更多的失独者,在丧子(女)之后,倘若未能再次生育,便在隐痛中等待晚年的到来。无论他们能否走出阴霾,终将面临养老的难题。(本报记者鲍杰)

伤痛 难消丧子之痛靠安眠药助眠

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以尹志强(化名)的条件,“养老”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如今67岁的他,在广东深圳有两套房,存款近百万元,和老伴两个人每月退休金加起来也有万余元。然而,尹志强和老伴不缺钱,缺的是人。

2013年,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尹志强被突如其来的噩耗当头敲了一棒,有抑郁症倾向的儿子意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痛之下,尹志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体重骤降了20斤。“完全吃不下饭,一端起碗,就会想起儿子坐在一起的样子。”尹志强说,那段时间,他几乎每顿都是用眼泪和着饭菜咽几口,营养摄入不足和抵抗力下降,导致原本身体健康的他出现了“三高”,还患上了肝病。

老伴辛爱萍(化名)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过度悲伤和思念,她几乎夜夜以泪洗面,只能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吃了药也睡不踏实,有时半夜常听到她喊着儿子的小名惊醒,我只能抱着她尽量安慰,生怕她也想不开。”尹志强说。

夫妻两人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乱。尹志强朋友很多,以前很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在邻里之间也是活跃分子,但儿子离世后,他变得沉默起来,几乎与外界断了联系。如果有人问起,他会支支吾吾地说儿子出国了。在他所居住的小区,很多人祖籍潮汕地区,多子多女颇为常见,但同样来自潮州的尹志强,因早年就职单位的特殊性,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他和妻子当年只生了一个儿子。

对于失独之痛,尹志强并不是没有耳闻过。早在2011年,“失独家庭”就作为一个“流行”的专有名词被提出,引起社会关注。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据原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以每年7.6万个的数量增加。让尹志强没想到的是,自己竟在年老时成了深圳250多户失独家庭中的一员。

尝试 规划养老生活一度遭遇骗局

生活总得继续。

因为年龄的原因,领养和再生育,对尹志强夫妇来说已几无可能,他们甚至自嘲“等不到孩子成人的那天”。在大家族里,尽管尹志强是同辈人中最年长的一位,遭遇如此变故,他却并不指望亲人能给予多少帮扶。“亲戚们都在潮州老家,平日里除了有人找我借钱,节日问候都没有一个。”尹志强说道。小姨子倒是曾主动提出照顾他们两人,但尹志强还是婉拒了对方的好意。“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

2016年,深圳市全面启动计生特殊家庭“苔花通”爱心卡活动,对失独等特殊家庭提供包括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优先安排符合条件者申请保障性住房项目、享受医疗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就业等服务。这让尹志强颇感暖心,不过,随后的一些遭遇还是让他感觉到了政策与现实的差距。

2017年4月的一天,尹志强突然发病晕厥,辛爱萍一时惊慌失措,幸好尹志强过了一会儿稍微恢复了一点意识。到了医院,辛爱萍见排队者甚众,便拿出“苔花通”爱心卡欲走绿色通道就诊,不料护士看了好久却说不认识这卡。正心急如焚的辛爱萍,更是被护士一句“怎么不叫儿女过来帮忙”撕开了伤疤,失声痛哭起来。

尹志强和老伴也曾数度去养老院考察,希望能提早为自己寻一处养老之所,但最终还是打了退堂鼓。“没有专门服务失独人群的养老机构,将来我们若是住到普通的养老院,看到别人常有子女来探望,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尹志强还告诉记者,前年9月,一位自称某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向其推销一个看似高端的酒店式养老公寓项目,有专人提供服务,这种相对独立又有隐私空间的养老模式让他有点心动。但没想到,在缴纳15万元“会员费”后,仅隔了两个多月,尹志强就发现收钱方已“跑路”。

尹志强说,他和老伴现阶段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在家互相照应还不成问题,但对于随时可能到来的病痛风险,他们并不是没有过担心。去年,尹志强和辛爱萍通过义工组织,加入了当地的失独家庭互助会,结识了不少其他失独者,也经常参加聚会活动,尽管随着交流增多,他们的心理包袱有所减轻,但尹志强坦言,这种自发的“互助”也还是有顾不着的时候。“今年年初就有一位丧女后离异的成员突发意外在家中离世,她这样的,比我们更需要有人陪。”

无助 漂在异乡不幸成为失独人员

事实上,正是因为加入了失独家庭互助会,尹志强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

70岁的周建华也是该互助会的成员。他从江西老家退休后,2006年与老伴搬来深圳,随儿子生活。不幸的是,儿子在2014年因胃癌去世。周建华说,儿子刚去世那会,儿媳曾表示会替儿子赡养他和老伴。然而,一些矛盾还是渐渐暴露出来。

据周建华介绍,儿子在成婚前曾购买了一处房产,孙女出生后,小两口又购买了一处新房(两套相邻小户型),这两次购房他和老伴都有出力。“第一次买房有我们的积蓄,第二次买房我们用老家房子的征拆款帮忙装修。”周建华说,儿子结婚后,第一套住房一直由岳父岳母居住,买第二处房产时曾把其中一套小户型落在了周建华名下。儿子去世后,儿媳主动提起过户一事,周建华起初并未多想,但他去街道开相关证明时,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让他有了顾虑,“万一过户了,儿媳不养我了,我和老伴怎么办?”

之后,周建华和儿媳商量,希望她在办理过户公证时,加入一份承诺书,让他和老伴能在这套房内终老,不料引发儿媳不满,双方因此多次发生争执。“她要我滚,滚回老家去,可老家房子早就被征收了,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周建华无奈地说。

心声 希望政府帮助失独群体维权

历经多次争吵,周建华已心力交瘁。最后,在街道出面协调下,周建华和老伴同意搬离新房,搬至他们曾出资帮儿子购买的第一套房屋内,儿媳和其父母则居住到新房之中。但这样的安稳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此后,儿媳再度要求将新房过户,并要求周建华搬走。

僵持之下,双方闹上了法庭。2016年9月,周建华人生中第一次站上了被告席。此后,周建华与儿媳就房产引发的纠纷一案,先后历经多次开庭审理,双方亦在原告、被告角色中不断转换,却始终未有令各方满意的结果。6月14日,周建华告诉记者:“其实我一直的诉求就是能有个地方住着养老,至于房子在不在我名下并没那么重要,但在儿媳一家眼里,这一切已与我无关了。”

身体并不算好的周建华确实不想再折腾。此前,他曾不服判决想要上诉,却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四处奔波也让他倍感吃力。“我和老伴在江西吉安退休,养老金不高,没有太多钱请律师。”周建华说,他曾因打官司的事想向社区申请免费法律援助,但彼时并无相关政策,最后在街道协调下才有律师愿意帮忙。“儿媳知道后到街道大吵一番,并向律协举报,说给我提供法律援助不合规定。”

这一不愉快经历引发了周建华对失独群体维权难题的思考。2017年,在深圳市南山区一次政协委员调研会上,他向委员们倾诉了自己的难处。让人欣慰的是,在深圳市201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的补充通知》中,明确提出失独家庭可通过市、区两级法援机构获得法律援助。这让周建华觉得,自己的呼声起到了作用。

现状 居家养老服务仍需提标扩面

来到深圳十多年,对周建华来说,早已没了住处的老家已然陌生。他说,现在只有回去报销医保的时候才会让他觉得还与老家有着关联。

与儿媳的“拉锯战”似乎仍未到头,周建华和老伴却愈发觉得需要有人照顾。他曾去市场上打听聘请专业护工的费用,但每月5000到10000元的价格让他望而却步。“哪怕是请便宜的,我俩的收入也不够花。”好在去年起,周建华所在的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他和老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每个月会有家政人员登门服务6个小时,提供打扫卫生等服务,这让他感到轻松不少。

周建华还告诉记者,深圳南山区每年会定期为辖区老人体检一次,社区也有“家庭医生”可供签约,在健康服务方面已大有进步。但他表示,目前除了南山区义工联助老组织每月会定期上门看望两次,针对失独群体最需要的精神慰藉服务还是比较缺乏。

他也曾想过去住养老院,但除了怕房子被儿媳单方面占有,养老机构的收费水平也让他深感吃不消。更无奈的是,按照养老机构的入住要求,需有子女签字担保。对于民法总则规定的意定监护制度,周建华说,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配套措施,解决失独群体监护人缺失的难题。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鲍杰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