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归侨知青”重返农场兴办植物园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鲍杰 编辑:黄靖康 2019-01-10 15:21:33
时刻新闻
—分享—

10031547020387312.jpg

梁雄居(右)在学生开的咖啡馆

在“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中,归侨知青群体颇为特殊。据《海南省志·农场志》记载,1964年有400多名归侨知识青年,响应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的号召,从北京、福建、广州、汕头等地来到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大规模知青回城后,有人依旧在这里坚守,亦有人在离开多年后又回到这里重新追梦。(本报记者鲍杰)

艰辛“丛林里满是指甲盖大的蚊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756名难侨在各级侨务干部带领下来到海南万宁县境内的兴隆安家落户,垦荒种植,开展生产自救。这便是兴隆华侨农场最初的由来。此后,这里不仅陆续接收安置了众多在侨居地遭受迫害被逼回国的难侨,也接收了一些自愿回国的归侨。在“上山下乡”期间,更是有400多名归侨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来到这里奉献青春。今年76岁的梁雄居当年就是其中的一员。

梁雄居的父亲早年为躲避战乱,前往南洋谋生。1942年,梁雄居出生于新加坡,那时,他们一家6口人蜗居在不足20平米的房间里,全靠父亲挣钱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梁雄居的父亲决定回到祖国怀抱。1952年,他们一家人乘坐轮船回到了当时的海南万宁县龙滚镇。

梁雄居高中毕业时,恰逢国家发动广大青年垦荒种地支援农业建设,当时的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亦正在着手解决归侨青年的安置问题。在浓烈的政治氛围感染下,梁雄居成为了上山下乡知青的一员,最终被分配到兴隆华侨农场。

1月4日,梁雄居告诉记者,当时将归侨青年安置到华侨农场,其实也是考虑到华侨的生活习惯和群体交往。但对于这样的“特殊对待”,他起初还有所抗拒。“当时的年轻人就想离家更远,去遥远的边疆接受锻炼,后来才知道兴隆比其他边疆地区更苦。”

梁雄居最开始被分配到华侨农场13分队,负责开荒、种植胡椒。“丛林里满是指甲盖大小的蚊子,缆绳般粗的蟒蛇。”梁雄居说,那时候虽然每天都汗流不止,但大家都宁可少洗澡,“总觉得身上脏一点,蚊子也咬得少”。下乡生活虽然艰辛,梁雄居并未叫苦,“那时就想着,为祖国出力,再累也值”。

抉择“全科老师”为学生放弃回城

在兴隆华侨农场待了两年后,梁雄居的知青生活发生了改变。1966年,“文革”开始后,不少教师被错误打倒,开除教职。一时间,海南各地出现“教师荒”,兴隆华侨农场也不例外。

“当时农场各分队都开办了小学,不少子弟都属于适学年龄,相比生产,教育人才更是农场急需。”梁雄居因为上过高中,又善于表达与沟通,被农场领导看中。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尽管也担心自己“误人子弟”,但在那个讲究集体利益的年代,“也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上”。

尽管是教小学生,梁雄居一点都不敢马虎。他回忆,那时候经常停电,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课程,他要借着晚上的篝火备课。有时干完农活怕太累睡过头,他就故意把蚊帐打开,让自己招蚊子咬。被聘为老师后,尽管每月只领一块钱补贴,还得兼着生产任务,还不如其他全职劳动力每个月领一块三毛钱,但梁雄居毫无怨言。在他看来,至少,自己的知识派上了用场。

由于农场各生产队都缺老师,梁雄居的工作地也历经多次变化,13队、9队、6队、3队……从1966年至1976年期间,他几乎将兴隆华侨农场所有小学都教了个遍,所教课程也五花八门。“现在不是有全科医生嘛,那时候,我就已经是‘全科老师’了。”梁雄居调侃道。1976年,梁雄居还前往万宁师范学校进修培训,由于表现优异,不久,他被调入中学任教。

1978年,知青大返城的序幕掀起,兴隆华侨农场的归侨知青很多都回了城,梁雄居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过回城的想法。“那时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平时很不听管教,得知我可能要走的消息后,突然变得非常规矩,还有学生流着眼泪希望我别走。”放不下这些学生的梁雄居,就这样留了下来。直到2004年,他才从兴隆中学的校长岗位退休。

感念昔日知青又回农场造林

在梁雄居看来,由于当年国家对归侨青年的返城政策相对较为宽松,加上一些华侨家庭本身条件并不差,所以后来仍留在插队地的归侨知青并不多。据他所知,目前兴隆华侨农场仍健在的留守知青可能不超过10人。而在这其中,74岁的郑文泰算是一个“异类”。

郑文泰1945年出生于印尼一个富商家庭,15岁那年,因父母回国支持国家建设,他也回到祖籍地福建泉州。1964年,尚在华侨大学热带植物专业就读的郑文泰成为知青,来到兴隆华侨农场,被分配在55分队种植橡胶、胡椒。

在农场工作7年后,得益于华侨身份,又无法抗拒父母的命令,郑文泰于1972年返城,随后相继前往香港、台湾学习建筑学和酒店管理,这也成就了他后来的事业。

1984年,在商业上已颇有建树的郑文泰重回海南,在五指山市等地投资经营酒店业。然而,当得知酒店绿化、装饰所需的植物都要从岛外运来,他这才发现,当年自己下乡插队的那个美丽海南,因为乱砍滥伐已经生态堪忧,兴隆的青梅山更是只剩下两棵青皮树。这让郑文泰心疼不已。

1992年,一场大病更是彻底改变了郑文泰的人生轨迹。大难不死的郑文泰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生命如此脆弱,我能活下来,一定有想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此后,他决定放弃生意,投身生态保护事业。变卖部分资产后,郑文泰出资1亿元在兴隆华侨农场“圈下”了5800亩长期因砍伐遭破坏的荒地,他要将这片土地原有的热带雨林恢复起来。

其实,正是那时候,海南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兴起,原本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郑文泰,突然从身家数亿的侨商变身“农民”,一头扎进荒山,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对此,郑文泰说:“不理解的人,是因为他们当年没来过(兴隆华侨农场),那段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新绩热带植物园成国际物种基因库

事实上,郑文泰也没有让人失望。尽管26年的山林劳作、育种培植,已让这位昔日活跃商界的大老板已变成肤色黝黑的老农,但郑文泰亲手打造的兴隆热带植物园已经恢复了当年的风貌。

据统计,兴隆热带植物园如今生存着4000多种植物物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65种,27种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该园被国家确认为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郑文泰和他的团队培育出的咖啡、菠萝、荔枝等作物新品种,更是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而对郑文泰来说,这些年来,虽然头上顶着“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奥运火炬传递手等诸多荣誉,但他觉得自己仍不过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老人。“一片热带雨林的恢复至少要400年,我才做了多少年?差远了。”

如今,郑文泰还是老样子,每天早早起床,在园区巡查一遍后,带着工人开始干活,一直忙到太阳落山。作为旧相识,梁雄居平时也常会来植物园转转,偶尔两人相遇,相视一笑就胜过千言万语。

梁雄居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郑文泰打造的兴隆热带植物园也成了归侨知青们聚会的“新家”。而梁雄居自己,虽过着平凡的退休生活,但也十分知足。“平时我最爱去一家咖啡馆喝咖啡,那家店是我学生开的,每次见面他都会热情地叫我老师,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编后语:至此,本报发起的留守知青大型寻访活动告一段落。碍于篇幅所限,我们并不能将所有的留守知青个体和群体一一呈现;而在留守知青以外,亦有更多在各领域奉献青春年华的返城知青值得书写。我们谨以此细微的切口,向知青一代的伟大付出致敬,向一代人共有的精神气质致敬。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鲍杰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