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赧水情》连载⑤|缘份
2023-02-17 20:14:57 字号:

《赧水情》连载⑤|缘份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抗日高潮,国共第二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敌后配合国军共同抗战。日寇来势汹汹,南京、武汉先后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重要的工厂、大学纷纷经湘黔公路搬迁到云贵川。

作为大西南门户之一的邵阳,地处越城岭和雪峰山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战初期,邵阳西边的几个县乡滞留了数万来自江浙、东北的难民, 桃花坪这个常住人口不足八千人的小镇,因为交通便利竟涌入了近万人,到处人满为患。有钱的或早来的人可以租到房,没有条件的人就住在政府和慈善机构搭建的简易房或茅草棚里。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入,政府也无能为力了,不少难民流落街头,晚上睡在人家的屋檐下。住宿难,找工作更难,可没有工作哪有生活来源?为了生存,难民中卖儿卖女的,典当金银首饰、衣物的比比皆是。

一天下午,一个年约二十来岁、消瘦的陌生青年有气无力地靠在父亲的店铺门口的外墙边,沉默无语,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缝制衣服。父亲开始没有在意,以为是外乡人无事逗留。晚餐的时候,他打发副工去对门粉面馆馄饨,副工一走,此人慢步移到他的身边,一口东北腔轻声地说:“师傅,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请您多买一碗可以吗?谢谢啦!”他抬头一看,似曾相识。原来这一段时间,他无论是上街买菜,还是到药店买药都会遇到这个年轻的外地人。他意会了,朝着对门的粉面馆大喊一声:“多下两碗。”不一会儿,副工用盘子端着四碗馄饨回到店里,她把馄饨逐一摆放在案板上,自己端起一碗吃起来。父亲站起来招呼青年难民坐下,同时端过两碗馄饨放在他的面前。青年接过馄饨呆呆地望着父亲,哽咽地流下泪水。父亲见此情景,心里一酸,体贴地说 :“伢子,快吃吧,你已经饿坏了。”

年轻人听罢,拿起勺子忙不迭地吞吃起来。

父亲的善良和慷慨深深地感动了他,当晚,他们一起回到了家里,青年人主动劈柴烧水给他清洗病腿,换敷中药,打扫卫生。在他的追问下,这个年轻人含泪述说着自己的家世。

青年祖籍山东,早年曾祖父闯关东,经过三代人的拼搏,挣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全境,强抢豪夺导致其家道中落,三年前因父母双亡而流浪回到关内。长期的漂泊,居无定所,饥寒交加,年纪不大却身染了多种疾病。现在,重活干不了,识字断文的事又找不到,生活陷入了困境。

望着这个命运多舛的外乡人,父亲沉默了,他想帮,但自己治病需要积存一大笔钱,不帮又于心不忍啊!脑子里翻来覆去的考虑,当东北人准备告辞时,他坚定地说:“你把行李拿来,和我一起同吃同住吧。”突如其来的喜讯令流亡青年激动不已,他一下跪倒在地,连连抱拳称谢:“大哥, 收留之恩永世难忘,日后若有机会必定报答。”流离颠沛的青年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白天他挑水买菜做饭,晚上帮父亲清洗伤口换敷中药,工作轻松,生活有了规律,身体慢慢恢复了,体质强壮了。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战争异常惨烈,国军损失惨重,前线急需补充兵员。在国家存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激励下,这个失去故乡、和我父亲共同生活了一年的东北青年报名参了军,满怀精忠报国之心,毅然奔赴抗日前线,从此杳无音讯。

流亡的东北青年参军走后,父亲的生意依然兴隆,案板上待做的布料堆积如山。很多人纷纷上门介绍其他裁缝前来参师,他一概不答应。参师就是学徒出师后手艺不精,影响力小,不能独立揽活,必须拜名师学艺,类似于现在的进修。与单纯的学徒工不同,参师是可以领取少量工钱的。

一天,房东本满爷找到父亲推荐他本族的一个亲戚前来参师,碍于情面,他只好应承。来者就是李如石。如石性格内向,看似木讷,实则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他来到陈记缝衣店后,师徒同吃一锅饭菜,同睡一张床,情同叔侄。如石很勤快,担水煮饭抢着干,每晚睡觉前主动给师傅的病腿清洗敷药。师傅感动了,给他开出了比别人多一半的工钱,更重要的是向他传授了自己呕心沥血、自学而成的现代服装的缝制技术,并让他复制了各式各样的服装纸样。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如石很快掌握了除毛皮衣和旗袍的缝制绝活以外所有的衣物制作技术。

刚满一年,全套技术学到手的他提出辞工,父亲望着一副老实相的徒弟,再三挽留,可他去意已决,只得打发双倍工资,置办了一桌酒席欢送。谁能想到,第二天早上,如石出现在相距不过三五间铺子的黄家开的缝衣店里,这时,父亲终于明白了……

技术的外流对父亲的生意影响不大,但是,天气一热,他的病腿流出的脓血往往会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这可是服装行业的大忌。几番思来想去,他决定暂时关闭店铺去邵阳治病。

1941年初秋,父亲怀揣着多年积攒的三百多块银元,搭乘姚大爷的顺风货船顺江而下。此次外出治病是他多年的心愿,也是他十年的辛勤劳动创造而来的机会,目标非常明确,心情格外欢愉。他卧坐在船头,开心地和姚大爷拉着家常,观赏着两岸秀丽的山水风光。日行夜宿,连续三天的航行,他们来到了千年古城宝庆 (邵阳)。

邵阳普爱医院 (今邵阳市人民医院) 是民国初期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一所西医综合医院,也是当时湘中及湘西南唯一一所高水平的医院,医生护士主要来自美国,医术高超,医疗设施齐全。父亲交纳了住院费后,开始了名目繁多的各种体检和会诊。

几天后,一位美国医师来病房谈话告知:“你的左小腿骨髓炎发病达二十年之久,骨髓完全干涸,骨头已坏死,药物治疗已毫无意义,要想保住生命必须截肢,现在炎症已向大腿骨发展,必须先输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消炎后方能手术。”父亲不懂医术,表示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

当时,抗生素问世不久,中国不能生产,又处在战争年代,市场奇缺,贵如黄金。连续一个多星期的输液,炎症基本得到了控制,他辛辛苦苦多年挣来的治疗费用也所剩无几。普爱医院是个教会医院,他们忠实地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医疗费用远远不够,院方还是认真地做好手术的准备。

截肢是个大手术,病人需要全身麻醉,手术中,父亲隐隐约约地听到锯子锯骨头时“嚓嚓”的声音,其他一切均无从知晓。七天后,护士拆线时发现,伤口崩开,皮肤肌肉往上收缩,伤口处约有一寸长的大腿骨暴露在外面。事出意外,病情紧急,医院决定立即展开二次手术。刚刚才下手术台几天的他,又一次被推上了手术台。父亲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经历了两次生死考验,他强烈的求生欲望赶走了死神,迎来新生。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住院期间,姚大爷特地购买了猪肉前往医院看望父亲。父亲非常自立自强,他知道大姑小姑远在数百里外的东安县乡下,家境赤贫,与表兄弟们又无联系。因此,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没有通知也不想麻烦姐妹和亲戚们。

父亲康复出院时结算,医院免除了第二次手术的费用,他尚欠下二百七十多块银元。院方考虑到父亲的特殊情况又减免了二百块,还需付医院七十多块银元。父亲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可卖,但医院知道他是个裁缝,便以商量的口气提出:院方提供食宿、缝纫机和其他裁剪工具,给医院加工白大褂、病人衣裤、蚊帐、被套、床单等,月薪十二块银元,时间八个月。

他一听,满口答应了。

父亲是个精明的人,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先练习手摇缝纫机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刚开始,他一手摇动飞轮,一手往牙口喂送废碎布料,时慢时快,摇出的线条弯弯曲曲,还时常出现跳针掉线。他耐着性子,细心地操作,反复地练习,慢慢的速度协调了、加快了,针缝逐渐均匀,线条笔直笔直,转弯处也自然流畅。他终于学会操作手摇缝纫机了。

在普爱医院打工还债期间,父亲的身体刚刚康复,体质还很虚弱,拄双拐独腿走路尚未习惯,常常出现幻觉。而他为人实在,心里想着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要对得起这份不薄的工资。因此,他仔仔细细地裁剪,认认真真地缝纫,独腿站疼了他就去摇缝纫机,手摇酸了就甩一甩手,眼睛花了就眯一会儿;晚上闲来无事,他就上缝纫间加班,或在宿舍里锁扣眼、钉扣子。他勤奋而扎实地工作,换来了一叠叠做工精细的衣物,其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完全超出了医院的预想。院方看到他的手艺好,人又忠厚老实,诚心诚意地挽留他做长期工,可他留恋居住了近三十年的家乡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街邻客户,婉言谢绝了医院的好意。

1942年盛夏,父亲背着包袱,拄着双拐坐船回到了桃花坪。

父亲的脑袋瓜子灵活,认为手工缝制衣服的线缝紧了,衣服缩水后线条显眼影响衣服的美观;线缝松了又容易脱线,且工作效率低下,工价又不高,相比之下,缝纫机的优势明显。细细思量之后,他找到同为裁缝的阮师傅商量,详细地介绍了手摇缝纫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及工作效率,提议两人合伙购买一台。阮师傅从没见过缝纫机,但听说缝纫机的工作效率是手工的四至五倍,他心动了,立马表态一定入股合作,同时嘱咐此事千万不要外传。

在工业十分落后的旧中国,缝纫机这类手工业机器的制造都是外资企业垄断的,一般人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他们千方百计想办法筹集了一百块银元,通过普爱医院的美籍医生买到了一台最新式的脚踏缝纫机。

两人兴奋得不得了,连夜安装机器练习,请人书写广告张贴在店铺两边的外墙上:缝纫机制作新式服装。整个坳街上沸腾了,鞭炮齐鸣,祝贺的人群不断,桃花坪第一家机制服装店开张了。

此时正值初秋,缝衣铺开始进入旺季,不管有钱的人还是缺钱的人,都想在过年前给自己和家人做一套新衣服,穿新衣、迎新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因此,他们合开的服装店门庭若市,生意异常火爆。两人分工明确,一个裁剪,一个缝纫,轮流交换,日夜不停;两个副工密切配合,清晨来店,深夜回家。缝纫机的加入如虎添翼,工效成数倍增长,收入源源不断, 两人精湛的手艺赢得了客户的赞美,传遍了桃花坪四周的乡村,他们感到辛苦又舒畅,疲累又喜悦。

腊月二十九日结算,接近六个月的生产时间,他们不仅收回了购置缝纫机的全部成本,还略有节余。父亲用分到的红利偿还了本满爷的借款本息,还余有十来块银元。当晚,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是啊,病腿被截肢虽已成残疾人,但保住了生命,又不需要中草药费了,令人厌恶的气味也消除了;从一无所有到有了半台缝纫机的股权,身上还存有白花花的银元,更重要的是自己有一门足以养活一家人的技艺。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想,自己已满三十四岁了,是该娶老婆成家了。

春节过后是缝衣店的淡季,镇上各个缝衣店铺的生意普遍清淡,老牌店铺尚能维持生计,知名度不高的店铺一天仅能收到做一两件衣服的活儿,有时甚至一天无衣可做。常言道,人强不如家伙强,父亲的店铺有着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精巧的技艺,老客户始终如一,新客户慕名而来,尽管眼下是行业的淡季,可他们的工作量还是饱和的。各店铺师傅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陆陆续续或单独或合伙购置了缝纫机。正在这个时候,有人以优惠的条件动员他们入股,父亲坚决不同意,而阮师傅却动摇了。为了不伤感情,父亲同意抽签拆分缝纫机。阮师傅运气好抽到了机头,父亲只分到机架,一对合作近一年刚刚尝到甜头的同行兼朋友就这样分道扬镳了。后来,阮师傅上了大当,悔不当初,懊恼不已。

中断合作分家后,父亲看着缝纫机架心烦意乱,手足无措,心想:缝纫机都是成套出售的,上哪儿去买机头呢?如果买不到机头,这机架不就是一堆废铁吗?如果重新买一台,那又要借六七十块银元。没办法,他只好又操起了手工缝衣的手艺。

吉人自有天相,福从天降。一天傍晚,一个貌似外地的逃难者悄悄地走进陈记缝纫店,他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帆布袋,低声问道:“师傅,你要不要缝纫机头?”父亲一听愣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那个人又重复了一遍,他马上应道:“要要要。”来人快速地打开袋子,提出一个大半新的机头放在案板上,他迅速地移走堆放在缝纫机台板上的布料,招呼难民把机头妥妥地安放在机架上,装上转动皮带。父亲坐在安装好的缝纫机前认真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先用手转动几下飞轮,又试踏了一阵,感觉不错。“请问你要多少钱?”他抬头问道。“二十块银元”,难民回答。

“有少吗?”“低于十五块不卖。”难民急于脱手,一下就降了五块银元。

他心中一阵惊喜,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事不宜迟,连忙嘱咐副工看守好店铺,自己带着难民赶回家取钱成交了。

在农耕时代,有一门精细的缝衣技术,又有一台性能优良的缝纫机,维持一个数口之家的温饱生活是毫无问题的。看着这台自己拥有全部产权的缝纫机,父亲感到无限的欣慰。有了缝纫机,陈记缝纫店再一次热闹了,父亲更加忙碌,一会儿给客户量尺寸、裁剪、下料,一会儿缝纫,机器经常空闲,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工效和收益均没有达到最佳。他细细一算,人手是不够,但请一个工又多了,不划算。一番思考后,他另辟蹊径,请人挑水,柴米油盐菜送货上门,副工的工资上涨八成,包吃,兼做中晚餐,机器空闲的时候,副工就缝纫简单的衣裤。如此安排,副工很高兴,很努力,父亲更勤奋,更专注,辛勤的工作带来了十分满意的收益。

父亲是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长期的病痛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身体,截肢时因为钱不够而没有输入足量的血液,术后又没有补充营养,导致他的体质虚弱,后遗症严重,天气变化,伤口处刺骨地疼痛,只能卧床休息。

现在经济状况好转了,他有条件改善一下伙食了,每餐都是两菜一汤,有荤有素,合理搭配。几个月下来,父亲苍白的面容有了一些血色,右腿行走、踩踏缝纫机有劲多了,体质逐步恢复,工作更有劲头。如果说过去他因为病痛,因为贫穷艰难的生活而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态度,现在他觉得人生道路越来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光明,他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他的想法很多很多,想努力,想拼搏,想成家,想生儿育女,想发家致富……

父亲的事业开始起步了。虽然他没有田地,没有房屋,又是个残疾人,但他具有众口皆碑的忠厚老实的人品,聪明的脑袋,精湛的技艺,较高的收入,又没有任何额外的经济负担,并且孤身一人多年,待人友善大方。

街邻们开始关注他的婚姻大事了,做媒的纷至沓来,介绍的有年轻的寡妇、有身体轻微残疾的、有外貌缺陷者。他宁缺毋滥,一个都不同意。人们疑惑不解,一个独腿的残疾人哪有这么高的要求。

一天上午,一个在桃花坪经商多年的湘乡人约父亲上茶楼喝茶,言谈中,此人给他介绍著名的重升行唯一的千金小姐刘阳丽 (我的母亲)。事出突然, 他不知所措,连连摇头说:“你不要开玩笑,不要讥笑我。”对方诚恳地说:“陈师傅,不是开玩笑,是真的,重升行早已不存在了,你考虑考虑吧,如果你愿意请回个信,不愿意就等于我没说。”话一落音,对方起身走了,留下一脸懵逼的父亲坐在那里发呆。隔天下午,重升行老板的养子刘富贵(我的舅舅)来到陈记缝纫店,他详细询问了父亲的基本情况和收入,临走时,满意地说:“家有万贯不如薄艺一身,有一门好手艺就行。”父亲和母亲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他三十五岁,她尚未满十八岁。

出身大户人家、年轻貌美的母亲为什么会下嫁给出身贫寒且已过而立之年又是独腿的父亲呢?这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千百年难遇的缘分啊!

作品介绍

《赧水情》是一部以湘西南地区一个普通家庭近百年的经历为背景描写的自传体纪实文学。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以细腻的手法真实地描写在大革命、抗战、解放、土改、工商业改造、“大跃进”、大饥荒、“文革”、改革开放等中国近现代各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中一家普通百姓的生活;叙述晚清至民国初期名震宝庆的重升行由小到大、盛极转衰的曲折过程;叙说一个青涩少年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的励志故事;描述了一个寻常家庭的悲欢喜乐。

文中的故事有别于通常的作品,没有惊天动地的场景,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一件件平平淡淡的童年趣事引人入胜,一个个寻常百姓的生活故事紧扣人的心弦,真实的故事,生动的形象,令人感同身受。

作者以平民的视角探索人生,揭示人性,倡导真善美,激励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奋发向上 !

全文共有三十二章,长达三十五万字,时间跨越百年,重点着墨于1960 年代至上世纪末。这是新中国最艰难的时期,亦是跌宕起伏、动荡不安、百废待兴的年代,也是人们最为追忆的岁月。本站近期进行连载。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作者陈金良,笔名良木,汉族,1951年出生,湖南省隆回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系,高级工程师。下过乡,当过工人,进过名校深造,先后在大型国企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历任科研所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总经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荣获过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全国青年发明奖、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曾任全国和省轻化工类专业学会会员、理事,有一定的专业学术影响。《赧水情》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系其创作的处女作。

交流、预订图书请联系陈金良先生,电话:13272481951或16680560731(微信同号)。

■编辑留言

一本家书抵万金。如果你也想出版个人回忆录,或者个人诗歌、散文、书画等作品集,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拥有优秀的编辑制作团队,帮您完成心愿。同时,您的优秀文稿,我们将优先刊载至快乐老人报或红网老年频道“记忆库”栏目,将您的宝贵经历、经验、人生智慧分享给更多读者。联系电话:19186980289或18673167072(微信同号)。

《赧水情》连载①| 难道这是一个假坟头

《赧水情》连载②| 父亲苦难的童年

《赧水情》连载③|逃亡

《赧水情》连载④|立业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陈金良

编辑:贺银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