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15年,捐出一幢楼

2020-08-18 17:25:40 快乐老人报 编辑:黄靖康
字号:

最近,93岁的上海老人浦逸敏和她的老伙伴们实现了一个心愿——把曾经“众筹”买下用作互助式养老院的小楼捐给了村委会。这栋楼有三上三下六间房,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132号。浦逸敏和一群老伙伴曾住在这里抱团养老,日子一过就是15年。这期间,因生活方式的分歧、疾病的困扰,50多位老人陆续离开这里,也有人在此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到最后,白色小楼里只剩下浦逸敏一人。如今,入住养老院的浦逸敏找到当年筹资的老伙伴们商量后,为葛隆村132号找到了新归属。(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

缘起 大胆决定买栋楼“抱团养老”

葛隆村132号,原本是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1997年,信用社搬迁,房屋闲置,打算以5万元出让。彼时70岁的浦逸敏信佛,食素,和儿子家吃不到一起。听说信用社要搬迁,浦逸敏冒出个念头:能不能和我的老朋友们住在一起呢?既方便大家诵经念佛,住在乡下还能节省开支。

浦逸敏与老友们说起自己的想法:“我想办个养老院,大家一起做菜吃饭,不依靠子女,相互陪伴。”老友们想到生活中的不便:家中房子太小不够住,儿女工作忙无暇陪伴感到孤独……就也心动了。浦逸敏和老友们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决定:买下这栋楼来“抱团养老”。他们众筹了买房和装修的费用,买下了葛隆村132号——一栋约200平方米的小楼。小楼被重新装修,加盖厨房和一间卧室,黄色的木质地板覆盖了原先的水泥地,门框被刷成鲜艳的红色,安装了方便老人上下楼梯的扶手。1999年,包括浦逸敏和她丈夫在内的22位老人第一批住进葛隆村132号。他们在这栋小楼白色的外墙上挂上了一个金色牌子——“慈舟养老院(筹建办)”。因为50张床位的规模才能成为正规养老院,这块只能叫“筹建办”的招牌后来就一直挂着。房屋冬暖夏凉,采光很好,旁边的自留地里有他们种的蔬菜和月季。

入住葛隆村132号的老人,有退休的医生、会计、工人等。浦逸敏退休前是名中医,她每周去葛隆村药师殿义诊。日子久了,葛隆村132号的老人们渐渐得到了村民的信任。村民会专门把造房子锯下来的木头、割完稻子的秸秆给他们送过来做柴火。

入住 “自给自足”的生活渐渐充实

慈舟养老院没有院长、没有护工、没有厨师,一切都要靠老人们自己——你帮我,我帮你。千禧年来到时,葛隆村132号的老人们还很健康。他们自己种菜,到公路边的田里砍柴,一起用土灶烧柴火饭;养老院里谁有个头疼脑热,浦逸敏可以给他(她)看病,其他老人帮忙照顾。老人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在村子里,时常会乘大巴去周边景点游玩。那时还没有广场舞,种菜、打坐念经、串门是他们的娱乐方式,时常也会结伴到药师殿里为家人求平安。

最多时,小楼同时住了22位老人。老人们退休后生活渐渐充实,不似以前回到家时要面对空荡荡的房屋,似乎可以从那种被动的、担心拖累子女的老年生活中逃离出来,过上一种自己选择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也有的老人要来这里安放自己的精神寄托。今年92岁的徐凤英是最早住进、最后搬出慈舟养老院的老人之一,女儿给她和丈夫在上海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徐凤英在71岁那年住进慈舟养老院,她的丈夫退休后喜欢给人修家用电器,两个人对生活寄托的方式不同,徐凤英选择搬到乡下吃斋念佛,丈夫继续留在城区里给人修电器,偶尔去乡下看她。在徐凤英的女儿看来,这个村子里的养老院看起来条件虽然没多好,但却是母亲的精神寄托,“平时谁家有难了大家都想着去帮忙,谁家的老人过世了就为他们念经,为家人祈求平安”。

聚散 “规矩”是黏合剂也是离心针

浦逸敏是葛隆村132号的主心骨。她从一开始就为住在这里的人立下了规矩:身体健康、子女在本地、不计较得失……

退休后,浦逸敏的工资有7000元左右,但是她的节省是出了名的。浦逸敏一个人时从来不开空调,觉得“太费电,有罪”。洗脸时,她只用手掌大的手帕擦洗,从不用大毛巾。老人们在她的影响下,有的宁肯多走一站路也要省下一元公交车钱,等到募捐的时候捐给别人——老人们乐于捐款,汶川地震时捐了6万元。为了省自来水的钱,他们让人在院外帮着挖了一口井,吃饭、洗衣的水都从井里挑。慈舟养老院的空调或是外界捐赠,或是老人们的家属买来的,但开不开都是浦逸敏说了算,“不太热就不开了,如果不这样省的话,有些后加入进来的老人经济水平不如我们,就会觉得这里费的钱太多了。大家经济水平不一样,只能划一条最低的消费水平线”。

养老院最初的开支只需每人每月交100元,那时全院每月的支出也不过500元,剩余的钱下个月继续使用。慢慢地,因为物价上涨和人员流失,每人每月的费用涨到500元、800元。浦逸敏曾和丈夫朱振良一起记录养老院的账目,每周公示,老人们从未因为账目产生怀疑和纠纷。老人们都听浦逸敏的,并能安住其中,自得其乐。不过,有的也离开了,他们想换一个不那么“清苦”的环境。浦逸敏对于要走的老人也不挽留,“既然不适合待在这里就不强留,你来我欢迎,你走我相送”。

2015年,葛隆村132号只剩下3个老人,身体也不似以前硬朗,提不动重物,走路也越来越慢,需要请人来做饭。这又成了一个难题——专门从外面请人来做饭,一个月要5000元。后来,他们从隔壁村找到的一个阿姨来做饭,一个月付2000元工资,但是做了两个月,阿姨有事也回家了。

告别 疾病抽干了抱团的力气

在葛隆村132号待的时间越久,老人们就会愈加频繁地去面对那些躲不过的问题——疾病和死亡。浦逸敏晚年的伴侣朱振良在她年近七旬时和她走到一起,那时的浦逸敏容易骨折,朱振良说:“我想照顾你,我能照顾好你。”两人相携度过了近10年的晚年时光,但是当浦逸敏身体好了以后,朱振良的身体又开始急转直下。2004年,朱振良过世。

十几年间,住在葛隆村132号的老人逐渐走向高龄,有的离开了人世,有的身患疾病或自理能力变差,不得不转入条件更好的护理院。有的老人眼睛渐渐看不清,甚至看不见了。徐凤英便是这样,在看不清东西后,她经常摔倒。2015年夏天,徐凤英再次摔倒,女儿不放心让母亲再回到葛隆村了。后来,徐凤英搬到了一家医院的老年康复中心生活。在徐凤英搬走后,葛隆村132号只剩浦逸敏一人。没有新的老人再来联系浦逸敏,小楼也就到了“退休”的时候。

2016年,儿子儿媳从上海市区搬去30公里外的葛隆村和浦逸敏一起住了9个月。那段时间,两个60多岁、身有疾病的人照顾着一个90岁的老人,也感到吃力。两人最后还是考虑将浦逸敏送往专业的养老院。“老人能抱团养老的时候都是身体健康的时候,谁有病了,一个电话就可以打给儿女来接,但是一个人生活在这里的话,跌倒了都没有人扶,怕出什么危险。”浦逸敏的儿子朱建伟说。

2017年3月2日,浦逸敏也要离开葛隆村132号了。浦逸敏依然很舍不得这里,但又很心疼儿子和儿媳身体不好还要照顾自己,所以在看到儿子为自己联系的养老院后,她没有什么异议。

捐赠 捐楼提议得到一致同意

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或将达到35%—40%,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设想如何安放自己老年生活时,抱团养老似乎已成为一种无奈却又“美好”的想象。在葛隆村现任党总支书记陈学锋看来,慈舟养老院的抱团养老是一个奇迹,“他们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大家都信服的人在管理,有感情基础,大家不怎么计较付出,甚至以付出为乐,这很难得,但也很难被效仿”。

住进嘉定双善养老院后,93岁的浦逸敏常会怀念以前的日子。关于葛隆村132号,她还放不下。浦逸敏觉得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少,怎样处理好大家当年众筹买的房子,成了她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还有一些事情等着我去做,房子不住人会越来越旧,我会越来越老”。她跟几个老人提议,把一起抱团养老的慈舟养老院捐给村里。200平方米的小楼,按上海现行市价,已超过500万元,但就像当年买楼一样,浦逸敏捐楼的提议得到了老伙伴们或其家人的一致同意。“为了养老服务把它捐给村里也算是圆满了,一辈子大大小小的钱都捐出去了,这是我最后的东西,死了以后带不走的,不如去发挥它更大的价值。”浦逸敏说。

今年6月,葛隆村132号又迎来了久违的老伙伴——村委会为老人们举办了捐赠仪式,郑重地接受了老人们的房屋捐赠。至今,1999年最早一批住进葛隆村132号的22个老人中有一半过世。现在,“慈舟养老院(筹建办)”的金色牌子还挂在葛隆村132号的门前,养老院的名字是浦逸敏对抱团养老的理解:慈舟共济,风雨同舟。陈学锋说,葛隆村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初步考虑把这幢楼改造成有助餐服务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同时,会把一个房间还原成老人互助养老时的样子,作为小型展示馆,留下温情回忆,铭记老人善举。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