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一定非得在老家,只要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全家团聚最重要。”今年春节,很多家庭的团圆方式很特别——“反向团圆”,远在故乡的父母从老家来到子女工作的城市,看望子女,过出别样的年味。
感触:异乡年味浓,过年成本低
2月17日,山东省德州市68岁的伍旭明刚和老伴从北京返回老家,“很热闹,年味足”,第一次跟着儿子在北京过年,老两口感觉很新奇,也很踏实。
临近春节时,伍旭明接到儿子不回家过年的电话,“儿子在北京创业不到半年,刚刚接到一个新项目,为了前程,要留下来”,嘴上支持心里难免失落。儿子灵机一动,建议伍旭明和老伴去北京跟他一起过年。伍旭明和老伴再三思索后终于答应,“什么都比不过团圆重要”。儿子订好车票后,大年二十六,伍旭明和老伴带着两大箱土特产来到北京。
伍旭明说,在北京过年,比老家更热闹。儿子加班到年前,6岁的孙子就主动充当导游,带着老两口在家附近逛商场、游公园。大年初一不用拜年,儿子就带着全家一起逛庙会。“到处张灯结彩,听曲艺,看杂技,品小吃,买年货,年味十足。”伍旭明说。
伍旭明还算了笔账,这次来北京过年,往返车票加上给孙子的红包和给亲友买特产,花钱总共不超过4000元,比起往年儿子回家时,张罗饭菜和人情往来,既省钱又省力。
体会:和亲家结对,别有滋味
相比起伍旭明的“被迫团聚”,湖南邵阳58岁的欧阳敏选择了主动出击,自己买票去陪女儿过年。
欧阳敏的女儿毕业后在上海定居,女婿是山东人,前几年都回了山东过年。“去年春节他们本来打算好回湖南过年,结果没抢到票,我们空欢喜一场。”欧阳敏担心今年春节女儿又抢不到车票,决定和老伴一起去上海,反向过年。年前半个月,欧阳敏就在网上买好车票,“女儿总说过年车票难买,但去上海的车票却很充足”。
刚好今年春节,女婿把亲家夫妇也接到上海。自从女儿结婚后,这还是欧阳敏第一次见到亲家。白天女儿女婿上班,四位老人刚好凑上一桌牌局,边打牌边拉家常;欧阳敏和亲家都从老家带来了特产。“我们每天轮流下厨,做自己的家乡菜。”欧阳敏说,在上海过年,虽然少了与亲友团聚的热闹,却多了一份温馨,别有风味。
经验:提前做攻略,旅游过大年
对北京市美景园林小区71岁的周常林而言,反向团聚并不新奇。
周常林的儿子是深圳一家通讯企业的高管,每年过年前,反而是儿子最忙碌的时候。从2014年开始,周常林每年都去深圳和儿子一起过年。
第一次去深圳过年,周常林就喜欢上了这里,“深圳的天气比北京暖和,适合过冬,儿子还抽时间陪我看海,带我吃海鲜,住得很舒服”。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周常林提前20天来到深圳。在北京时,周常林就办好签证,趁着周末,他带着全家一起报了香港澳门的旅行团,“旅游和过年都不耽误”。2017年春节,得知儿子年后有10天假,周常林提前做攻略,设计了一条从深圳到云南的自驾路线。大年初一,全家从深圳出发,去往广西、云南。“一路车少景美,我们还去苗寨体验苗族的年味,全家都夸我攻略做得好。”周常林说,如今春节旅游已成为家里的习惯,“儿子提前告知我假期,我来安排路线”。(本报记者王宇)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