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年11月1日|防骗警示窗:隐藏在手机租赁背后的“高利贷”陷阱

来源: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一展厚 编辑:武维利 2025-11-01 00:02:39
时刻新闻
—分享—

防非湘守365网页版抬头_.jpg

2025年11月1日,星期六

九月十二  乙巳年  丙戌月  甲戌日

隐藏在手机租赁背后的“高利贷”陷阱

【案例】

随着手机租赁行业迅速发展,“租机套现”逐渐成了中介包装非法放贷的新载体。这些中介往往以“无需审核征信”“垫付前期费用”为诱饵,将“租机—变卖—套现”包装成“无抵押借款渠道”,诱导用户入局。这种模式看似能快速解决资金难题,实则暗藏“高租金、低套现、隐性费用”的陷阱——用户最终需承担的租金总额远超实际套现金额,其本质与变相高利贷无异。

11月待替换.jpg

2024年9月,李云(化名)因没钱还2万元左右的网贷,打算“以贷养贷”。网贷未借到却接到租机中介电话,中介称租机无需征信,租机变卖可套现,解决燃眉之急。一些平台需要客户租机时缴纳押金,或者在首次付款时缴纳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租金,李云没钱,中介就承诺先帮她垫付平台费用,等中介将手机卖出去后,再将这笔钱扣除,剩下的钱就是她实际套现的钱。以李云租过的iPhone 15 Pro Max(256G)为例,首期租金2080元,意外保障费698元,中介将首笔费用2778元转给她,这部手机最后卖了7000元左右,李云实际套现的钱就是4000多元,而总租金为13498元。也就是说,李云套现的金额约为总租金的30%。快速套现后,李云仍需面对每个月的租金。为还月租,李云在两中介处共租用二十余台手机,最后均逾期,所欠租金约17万元。

像李云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2024年2月,陈女士也因急需用钱,联系了贷款中介吴某,吴某称有无需抵押、征信的贷款渠道,即通过租机平台分期租赁手机再折价变现。陈女士通过吴某提供的二维码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某商城”的App,并将个人信息提供给客服,在线上签订了“分期协议”,约定“租借”手机,在3个月内分12期支付给平台约手机价值两倍的租金,期满后获得手机所有权。吴某承诺,收到首期租金后,会将租借的手机邮寄至指定商家进行回收评估,从中扣除中介费、手机“折旧费”后,剩余折现费用归陈女士。起初,陈女士以为只需要租赁几部价值比较高的手机变卖,即可凑足借款数额,但吴某表示这些租赁的手机都是折价出售,不能依照市场价计算。层层套路之下,陈女士先后从“某商城”租得40余部手机,从中套现18万余元,但需偿还的“租金”竟高达40余万元。

在此类“租机套现”的过程中,中介往往扮演着引导用户的角色。有中介称,公司和租机平台有合作,若用户成功租机,平台会给公司返点;同时公司和回收商也有合作,赚取回收手机的差价。律师指出,这种模式涉嫌变相放高利贷。在租机套现模式下,中介以租机为幌子,用户虽未直接支付高额利息,但承担了远高于手机实际价值的租金,用户通过套现获得的金额与需支付的租金严重不对等,这与高利贷通过高额利息获取暴利的本质相似。

2025年3月12日,上海市审理的一起“手机租借”非法经营案,进一步揭露了此类犯罪的规模化套路。市民姜女士因急需用钱,被中介吴某以“无抵押、不看征信、快速放款”诱骗,先后在10余个租机平台租机套现14万余元,3个月内需偿还的“租金”却达42万余元。警方侦查中还发现,这些租机贷平台存在“客户共享”机制:中介会将同一借款人推荐至多个平台重复租机,通过叠加租赁额度实现 “大额放贷”,进一步放大用户债务压力。目前,该案已依法审理,涉事平台及中介的违法经营行为被认定,相关责任人已被追究法律责任,该案件也为后续打击同类“租机套现”非法放贷行为提供了典型司法参考。

【温馨提示】

“租机放贷”业务通过租赁交易掩盖借贷实质,导致借款人不仅需承担高额综合费率,还可能因资金缺口持续扩大陷入“以贷养贷”的债务泥沼。更值得警惕的是,该模式存在信息安全漏洞,个人身份、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易被非法收集、泄露或滥用。部分借贷平台甚至可能会采用非法催收手段,影响人身及财产安全。湖南省委金融办提醒您,如有贷款需求,务必选择持牌金融机构办理借贷业务,远离灰色借贷渠道。

整理自:《检查日报》、红星新闻、静安检查

点这里,获取更多天的“湘”守

一审:武维利

二审:鲍杰

三审:贺银河


来源: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一展厚

编辑:武维利

本文为老年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54/74/153926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