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这个看似陌生的名词,其实已经悄然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隐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约有6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中老年人发现自己的手脚开始不自觉地颤抖,身体也逐渐变得僵硬,这些可能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然而,帕金森不止手抖这么简单,还有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
1.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帕金森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抑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2.帕金森有什么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大致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可以概括为“抖、僵、慢、怪”。“抖”即静止性震颤,是指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动,且肢体静止时颤抖明显,活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早期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以及头部。“僵”即肌强直,是指肌肉变得紧绷,活动时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面部肌肉运动减少,眨眼减少,表情呆板,像戴了一副面具,医学上称为“面具脸”。“慢”指的是运动迟缓,行走时一侧手臂摆动幅度变小、不协调,走路抬腿不利索、不方便。“怪”就是姿势异常,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行走时常常会脚拖着地,迈小碎步,越走越快,不易止步。也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子了,双脚像被粘在地上一样。非运动症状可能早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年—10年就开始出现,如嗅觉减退、失眠、便秘以及认知障碍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3.如何治疗帕金森?
帕金森病可以通过药物、手术、运动疗法、心理疏导、照料护理等方式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减轻震颤、缓解肌肉强直等。物理疗法是帕金森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按摩和理疗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肌肉强直和震颤症状。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适当的心理调适,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湖南中医药大学主管中药师 任香怡
来源:任香怡
编辑:武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