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儿子准备结婚,母亲却感觉被抛弃了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杨明生 编辑:武维利 2022-08-22 15:59:04
时刻新闻
—分享—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他们的需求也从衣食向独立、自由转变。父母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为他自己。同时,父母也需要在紧密相连的亲子关系中退出,完成生命的另一层成长。然而56岁的秦女士却在“退出亲子关系”时遇到了困难。

案例 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秦女士的儿子今年29岁,她和丈夫盼了多年,终于盼到儿子即将成家。但是,越是临近儿子的婚期,秦女士越是觉得心口堵得上不来气。为了“躲避”帮孩子操持婚礼而带来的烦躁,她甚至在退休2年后,临时找了份工作,故意躲着儿子儿媳不见。

“我也说不清到底对哪里不满意,儿媳妇大方得体、家境也好,家里婚房、婚车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按理说是挺高兴的事,可我就是觉得全身不自在,想发火,还想故意找家人的别扭。”秦女士说,她已经意识到自己情绪出现的变化,很讨厌这种负面心理,却摆脱不掉。

此后,事情进一步升级。儿子提出,婚后想去丈母娘家住,理由是那里离两个人工作单位更近。这个提议像导火索直接“点炸”了秦女士,她站起身骂儿子没良心,还将自己锁进了房间。如今,婚期只剩半个月,秦女士还是提不起一点精神。她经常想,儿子也许今后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真的会“娶了媳妇忘了娘”吧。

分析 家长不肯“断奶”易生矛盾

听了秦女士的诉说,我和她分享一个词“共生家庭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之间过度依赖,缺少界限感。这是很多家庭矛盾的源头,孩子虽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会以监护人自居,爱着或控制着孩子。

很多家长内心缺乏安全感,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孩子出现后,一部分家长会把缺失的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寻找价值感。

在这种过度依赖的关系中,父母还会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即:我需要你在我身边,如果不听话,就是不孝顺。而这又会导致孩子陷入不愿成长、不敢独立的境地,最终亲子关系陷入胶着状态。尤其当家庭又加入一个新成员时,家长的安全感再次受到威胁,焦虑、烦躁等情绪也会出现。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家长不肯“断奶”形成的,他们忘了自己应该得体地退出孩子的生活。

亲子关系中,孩子和父母都要成长。在成长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但现实中,却多处于不平等情况。孩子小时需仰视父母,孩子长大后,又变为父母仰视孩子。这种依赖关系就像一根“脐带”,让彼此很难各自独立。每个孩子寻求独立的年龄有差异,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需要时,父母就应该做好各自分离的准备。这个过程也许艰难,却是成年人必须独立面对的现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明生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杨明生

编辑:武维利

本文为老年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2022/08/22/117442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