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夏季防暑同时要辨证祛湿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刘惠 编辑:武维利 2022-06-22 10:08:49
时刻新闻
—分享—

炎炎夏日,很多人会感到酸困乏力、昏昏欲睡,并且还有脘腹胀满、大便黏腻的症状,这很可能是被“湿气”侵袭了。中医认为,夏季暑热夹湿,暑湿合邪易入侵人体。中医祛湿,方法很多,但专家建议要根据地域环境、个人体质、身体不同部位来进行针对性的祛湿,以免祛湿不成反助湿。

看地域祛湿

全国4个暑湿地,您在哪一个

夏季若要祛湿,首先要从地域环境出发。对付暑湿,全国各地区都有高招。

★两广地区——煲老火靓汤

“岭南之地,暑湿所居”。两广地区因濒临南海,水系发达,降水量充沛,加之台风时常不期而至,暑气下迫,土湿上蒸,自古便是“暑湿地”的代表。不过,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表示,两广地区人民利用慢火煲煮的老火靓汤就能达到消暑化湿的作用。广东人爱喝汤,大部分人几乎每周会喝上2—3次汤。有清热解毒、祛湿解暑之效的冬瓜正是应季蔬菜,此时来一锅冬瓜莲子煲鸭汤,不仅有利于祛暑湿,还可健脾养胃。用冬瓜200克切块,新鲜莲子100克,鸭子350克,微加瘦肉、姜片、陈皮等辅料一起煲汤即可,此量可供一家三口食用。同时,用苹果、雪梨等水果加南杏仁煲汤,也有不错的健脾补肺、行气利湿之效。

★两湖地区——喜辣好酒

湖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本身空气湿度就大,加之四周山系众多,尤其是湖南省地貌轮廓更是东、南、西三面环山,暑湿之气无法扩散,更加重了暑湿气候。因此,湖南自古便有“卑湿之地”的说法。

高温酷热,阴雨绵绵,聪明的湖南人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了“不可一日无辣”的养生智慧。湖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李惠玲表示,辣椒味辛,能散燥湿,让人发汗,有一定的祛湿效果,故湖南人是典型的“吃辣一族”;而湖北人则有饮米酒祛湿之习。

★江浙地区——喝养生粥

江浙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发达,烈日之下,水汽蒸发,湿气较重。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金涛说,为对付暑湿,江浙地区人民当感觉胃口不好、腹泻时,常会吃些能健脾利湿的养生粥(如山药粥)来抵御暑湿。适量运动,也能通过发汗来祛湿,故游泳在江浙地区盛行,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暑湿环境,提高免疫力。夏天,很多人喜欢浸泡在游泳池里降温。金涛建议:大家要游起来,不要泡在水里一动不动;游泳后,不要直接用冷水冲洗,应用温水洗浴。

★北京地区——喝热茶

北方的“湿”,更多的来自吹空调、吃冷食、冲凉水澡等“以冷制热”的祛暑方式。人们在该出汗时,汗液无法挥发而淤积体内,便形成了内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副主任胡立明建议北方人捡起祛暑的老办法——喝热茶。老北京人好饮茶,一碗热茶入口“以热制热”,不仅可刺激毛细血管舒张,还会帮助排汗,有利于促进体温下降、祛暑化湿。要提醒的是,绿茶味略苦性寒,能消热消暑、去火降燥;红茶性温,祛暑湿效果较差。

分体质祛湿

3种体质,祛湿方法有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郭昕指出,祛湿前一定要先辨清体质,否则越祛越湿。不同体质的湿表现不同,大致可分为3类,祛湿方法也有差别。

虚寒体质这类人怕冷,夏季稍吃寒凉食物会感到胃部不适,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厚腻。可通过以下方法温阳散寒、健脾化湿。

花椒水泡脚:将20克花椒放入纱布口袋,加水煮40分钟后,泡脚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免烫伤。

茯苓陈皮茶:取茯苓5克、陈皮2克,洗净后,用热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

内热体质表现为怕热,易长痤疮,急躁易怒,口苦口臭,尿色发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这类体质者可通过以下方法清热祛湿。

黄芩茶:取黄芩5克、山楂10克,煎煮10分钟,再放入陈皮、荷叶各5克。

按压阴陵泉穴: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中,每天按压2次,每次5分钟,能健脾清热利湿。

虚实夹杂体质这类人既怕冷又易上火。采用两种或多种祛湿食材组合使用,可避免过于寒凉或温热。

辛凉饮:取薏米30克、藿香3克、佩兰3克、白豆蔻仁3克,将薏米煎煮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水冲泡另外3种原料即可。

按部位祛湿

5部位祛湿各有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李菁指出,外湿的环境容易增加体内湿气,湿气过剩,可引发多种身体不适。湿在不同部位,各有解决方。

湿气侵袭头顶临床常表现为头昏脑涨,时时欲睡,身重乏力,或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祛湿方:合理安排睡眠,适当按摩头部,加强锻炼。洗澡后长期带着湿发入睡,可诱发偏头痛、面瘫、脱发等。最好白天洗头发,尽可能迅速用吹风机吹干湿发,不要仗着天气热,就让湿头发自然干。

湿气浸淫皮肤表现为头发面部易出油,甚至出现瘙痒、溢液等皮肤病。祛湿方:应避免搓洗和搔抓皮肤,必要时使用润肤乳护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久。中药可用地肤子、马齿苋、苦参粉熬水后湿敷患处,以除湿止痒。

湿气弥漫三焦影响心肺,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祛湿方:少熬夜,避免紧张,尤其有心脏病的人,可适当做扩胸运动放松身体,养成午睡和适度锻炼的习惯。饮食上吃些养心的食物,如桂圆、莲肉、大枣、小米熬粥等,或是西洋参代茶饮。

湿气易困脾胃表现为腹胀、嗳气、口中黏腻、口淡乏味、不欲饮水、大便不成形或溏泄。祛湿方:湿气困脾胃与喜食肥甘厚腻、生冷瓜果、甜食发物有关。应注意适量均衡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用红豆、薏米为主的祛湿食疗方,加芡实、莲子、山药等滋养脾胃。

湿气痹阻经络表现为四肢重着、酸痛麻木、肿胀痉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等症状。祛湿方:晚上可用艾叶、花椒水泡脚除湿驱寒,水温为43℃—45℃,25—30分钟即可,配合按摩阴陵泉、涌泉、承山、足三里等穴。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刘惠

编辑:武维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