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日前刚举办完百年院庆。在筹备过程中,学院发现了一段“神仙友情”——该院1977级电机77班的48名同学在毕业后的38年里,一直保持着当年的同学情,即便天南海北甚至远隔重洋,他们仍经常聚到一起。“这些年,我们从未‘分离’过。”电机77班的周争鸣说。
建班级“信息汇总站”
1978年3月,浙大77级新生入学。来自各地的48名学子相聚在西子湖畔,组成了电机77班。潘再平说,那时班里同学年纪最多相差了17岁,“大家像照顾弟弟妹妹,最小的跟着最大的,食堂吃饭、教室自修都形影不离”。
1982年2月,大家顺利毕业,留在浙大电气工程学院任教的潘再平主动担起联络重任,成为“信息汇总站”。潘再平自制了通讯录,记录每位同学的信息,一旦信息变动,同学们都会第一个通知他。外地同学到杭州出差或探亲,首先向潘再平报备,由他联系同学们出来小聚。
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在杭州的几位同学提议举行全班聚会。当时为了联系上工作单位变动的人,潘再平给他们的原单位打电话,再转接到人事部门打听新的单位。靠着这样的“笨办法”,除了一位在美国的同学,其他人都找到了。后来,通讯录上的联系方式从固话到小灵通,再到邮箱、手机、QQ、微信,“现在联络方便多了”。
每次聚会都会重游老校区
周争鸣说,不管是她们几个女生,还是整个班上,“这几十年好像就没有分开过”。室友们怀孕时,周争鸣会亲手织几件小毛衣送去。周争鸣自己生孩子时,同学们乘长途汽车赶来看她。
为了让每次聚会都有纪念意义,潘再平和几个热心同学至少会提前半年开始筹划,开会分派任务——策划组提前制定好出游方案,玉泉老校区是每次必去的一个点;联络组负责联系、确认全班同学的时间;摄影组提前踩点,负责拍摄;拍好的照片交给编辑组制作相册和光盘……
潘再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7年在北京庆祝毕业35周年聚会,“当时,筹划组的一位女同学提前去每个地方踩点,确保每个景点都是同学们平时想去而没去过的,时间怎么控制,路线如何安排,她都精心准备好”。
同学群里经常办主题讲座
潘再平说,同学之间除了怀旧聚会,还一同学习进步。在毕业35周年的聚会中,策划组组织了6场主题讲座,大家选择擅长领域,给其他同学科普新知识,有讲电机系统最新发展的,也有探讨中美医疗保险差异的。在上海的胡蓬临时有事无法赶来,还通过手机直播上了堂房地产知识课。
除了学术交流,同学们也会在群里分享生活近况。同学胡家芬喜欢在群里分享做饭小技巧:“小黄鱼先用热油煎,再放葱姜水煮……”群里总是聊得热火朝天。“我们已经在讨论2022年的毕业40周年聚会了。”周争鸣笑着说,“时间悄悄溜走了,可我们的情谊都没有变过。”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王宇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