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分餐是否必须?如何长期坚持使用公筷?听听湖南专家怎么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云龙 编辑:黄靖康 2020-04-14 09:51:48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大桌人共同分享一大桌美食,是很多人满满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然而,“病从口入”,筷箸纷飞、觥筹交错之际,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病毒可能乘机而入。

经过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已经成为市民的良好习惯。然而, 吃饭时备上公筷公勺、分餐等习惯仍未被普遍接受。

分餐是否必须?如何能让大家长期坚持使用公筷公勺?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务部院感办主任颜小利表示,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卫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避免一些疾病传播的好习惯,餐饮单位、家庭均可通过一些举措确保公筷公勺的使用。

A

现状 “口水菜”污染舌头

“大家一起吃饭就是图个热闹,喊服务员上公筷公勺,会让大家感觉别扭,显得自己很矫情。”年轻小伙子张瑾说,单位同事都是年轻人,偶尔三五人在一起吃饭,很少用公筷公勺。

市民李伟说,疫情之前,自己经常出差,有些与工作相关的饭局往往坐满一桌人。有人夹菜时爱在盘子里挑挑拣拣,有人喝汤不用碗,从盆里一勺一勺地舀着喝,甚至有人把咬过的黄瓜往蘸酱里蘸。“提醒别人用公筷公勺有点失礼,像嫌弃别人脏一样,我只好假装不饿,少吃或不吃。”他说,其实在一些酒楼,一般都备有两双筷子,一公一私,“虽然筷子公私分明,可有时吃着吃着,私筷不自觉在餐桌上乱飞起来。”

和家人吃饭,推行公筷公勺的难度更大。“我跟公婆一起住,老人爱用自己的筷子给小辈夹菜。我提议用公筷,没想到老人强烈反对,差点引发家庭矛盾。”两个孩子的妈妈孙雅莉说,中国的传统就是一家人围着桌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边吃边聊,如果一家人一起吃饭也要摆出公筷公勺,老人觉得既麻烦又没有亲近感,容易造成“嫌弃长辈、不孝顺老人”的误会。

B

提醒 公筷公勺降低“病从口入”风险

颜小利介绍,聚在一起吃饭,近距离接触可能避免不了新冠肺炎的飞沫传播,一些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也可能在吃饭过程中因亲密接触而传播。“消化道疾病传播途径中的粪-口传播,大部分原因是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或者食物,或者便后手卫生没有到位污染了环境和物表,导致生活在一起的人通过接触传播而感染。”颜小利表示,还有一些以粪-口传播为主要途径的消化道疾病,如果长期与这类患者共用杯子、筷子,病毒也可能通过亲密接触等传播。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其列为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能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杆菌就存在于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聚餐时,大家用私筷同吃一盘菜,一个人体内有幽门螺杆菌,就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颜小利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聚集性的特点,主要与它的传播途径粪-口、口-口、密切接触和动物源性有关。饮用受污染的水,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密切接触、共餐,生吃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家庭或群体聚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

此外,细菌性痢疾等也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家庭中有一人患了细菌性痢疾,家人为了防止其他人患这种疾病,应将其用过的碗筷进行消毒并单独存放,不与其共用碗筷,以便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C

建议 餐饮单位长期提供公筷公勺 家庭可分餐后围坐一桌

“改变饮食陋习,不妨从每一张餐桌开始,将病毒有效‘挡’在嘴外。”颜小利说,使用公筷公勺,一方面干净卫生、预防疾病;另一方面,减少浪费、文明餐饮。因为使用公筷,菜肴没有被各种唾液污染,没有吃完的菜肴,就餐者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习惯。

如何做到公筷公勺?市民外出就餐时,应尽量做到: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使用餐馆的餐具,主动要求在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使用公筷公勺后应放回原处,不将公筷公勺插入菜或者饭中,取菜宜适量,不将多余的菜返回菜盘,夹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不随意翻菜;火锅或必须在餐桌熟制的菜品,应提供“生料专用公筷”。

市民在家里吃饭时,也要尽量做到每个家庭成员尽量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且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不能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的,就在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大家用公筷公勺取食物,也可以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大家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

此外,家有小孩的,要注意小孩的喂养方式: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无法自己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一定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严禁用嘴尝孩子的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以及与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颜小利说,通过推广公筷公勺来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远远不够,还包括时刻谨记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要洗手等。经此一“疫”,我们应该达成共识:安全、健康、文明用餐习惯始于你我,始于每一张餐桌。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云龙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