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视两次点赞的湘潭医养现象 ,有哪些特别之处?

来源:“ 观潮的螃蟹”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靖康 2020-01-02 10:34:36
时刻新闻
—分享—

2019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播出《养老别“缺医”》节目,资深主持人白岩松讲述了“中国医养结合机构10强”——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的医疗养老故事。

2019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播出《养老有 “医”靠》节目,又用22分钟时间,专题讲述了湘潭市六医院(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的十年医疗养老发展之路。

短短2个月时间,接连2次被央视点赞,湘潭的医养现象到底有哪些奇特之处?

公立医院向“医养结合”转型

湘潭是湖南全省老龄化程度排名第二的城市, 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61万,人口老龄化率为21.3%,且老年人口每年不断增加,养老任务艰巨。

年老和生病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现实情况却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1.jpg

湘潭市六医院。

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近年来,湘潭市建成了湖南首家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于一体的“部省共建”养老示范项目——湘潭市六医院。

2017年7月,湘潭市六医院二期工程老年康复大楼正式试运营,开放650张养老床位。消息传播出去后,不少老人或子女纷纷前来咨询和踩点。试营业首日,年过八旬、腿脚不便、处于“半失能”状态的老人刘沼泉便住了进来。“这里可以提供24小时的医护服务,我放心,儿女们安心。”刘沼泉说。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长年患病在床,甚至是失能、半失能状态,会给家人带来很大困扰。家人承受巨大的精神煎熬,还要付出很多时间来陪护照料。如果不能兼顾工作,又没有雇请护工,这样的家庭,就要有一个人辞掉工作,专职伺候老人。这不但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而且,未必能对老人进行更专业的护理。医养结合便能很好化解这个“痛点”。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在“2018届医养结合机构100强”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公办医养结合机构第3位。

作为民政系统的二甲医院,2009年,湘潭市六医院积极转型发展医疗养老。十年来,湘潭市六医院打造了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湘潭市六医院·六颐苑” 康养品牌,多次获国家民政部、卫健委以及湖南省、湘潭市的肯定和推介。

借着湘潭市六医院“医养结合”转型的成功案例,凭着改革到底的勇气,近年来,湘潭市又通过鼓励医院以转型、新建、改建等多种方式,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通过与养老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共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先后获批“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养结合品牌。

民办养老机构“百花齐放”

1.jpg

在湘潭市雨湖区锦德养老院,老人们开心地聚餐。

在公办养老院办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另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随着老年人消费需求升级态势明显,需求结构已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老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的高品质、精神生活的高品位。

然而现实却是,不少地方养老服务供给和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存在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局面。如何破局?湘潭给出的答案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建设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各取所长、协同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湘潭市雨湖区锦德养老院,这个面积不大的老年公寓不仅有娱乐室、助餐室、图书室,还配备了智能健康体检设备、智能护理床等具有先进科技含量的老年产品。为了给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2017年,在湘潭市政府的支持补贴下,该养老院又加装了电梯,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在湘潭,像锦德养老院这样的优质养老机构不在少数,它们在养老这个朝阳行业的大市场中寻觅机会,逐步做大做强。

民办养老机构奋力拓市场,背后少不了政府的扶持。近年来,为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在积极贯彻落实国、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湘潭市共出台养老政策文件30余项,明确提出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为民间资本进入湘潭养老服务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激发了养老活力。

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

“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养老之路至关重要。”湘潭市民政局负责人说,虽然老年人口规模居全省第二,但全市上下有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有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的文化传统,“智慧养老”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让“老”在湘潭更有底气。目前,全市有公办养老机构6家,农村敬老院62家,民办养老院63家,初步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机构养老格局,养老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湘潭还投入4.2亿建立养老网络,改扩建敬老院60余所,建成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93个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个……一幅生机勃勃的 “银发经济”图鉴正在莲城大地徐徐铺开。

养老护理人才“质” “量”齐抓

随着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用人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人手严重不足,年轻人更是其中的“稀缺资源”。

对此,我们先后采访了湘潭多位养老机构运营者,他们普遍认为,脏、苦、累,报酬低,这是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吸引年轻人学习养老专业护理并非易事。对养老护理的偏见,社工服务理念的教育缺失,让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相应专业,如何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思考。

事实上,早年,湘潭六医院便在全国公立医院中率先设立养老护理员工作部,负责养老护理员日常管理、培训等工作;2017年,他们又与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挑选31名志愿从事医养事业的学生,在全国首创“医养订单班”,学生将于2020年毕业,可选择直接进院工作。

1.jpg

湘潭医卫职院医卫类专业(老年方向)学生进行实训。

而湘潭医卫职院则在2019年新增了护理(老年方向)等与医养服务业高度契合的医卫类专业,开设了老年病学、老年疾病预防、老年护理学等近十门课程,学生学成后除了可以当一名基本的养老护理全科医生以外,还能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和康复技术,成为一名“医、养、护”三位一体的专门人才。

为鼓励更多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湘潭市委、市政府也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除相继出台《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潭政发〔2015〕10号),《关于进一步推进驻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鼓励更多人从事养老工作之外,单就资金而言,湘潭对已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等级证书,并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岗位满两年以上的工作人员,从第三年开始,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的岗位补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湘潭,爱和温暖正在蔓延,敬老、爱老、助老的“种子”悄悄播种,这里的夕阳红得愈来愈绚烂。

来源:“ 观潮的螃蟹”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