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老龄化发展背景下,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民生事宜,北京、上海等一线超大城市开始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4.4%,预计2020年上海的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30余万,老龄化程度将达到36%;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至349.1万人,占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25.4%,这意味着每四名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就有一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随着不断加重的老龄化进程,养老护理与医疗护理需求,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护工日渐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行业。近年来,上海政府把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老小旧远”之首,重点推动。“护工”主要是指老年人生病住院时,由家属雇佣用来负责老年康复护理的生活护理人员(医院护士基本不负责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这不符合国际惯例)。笔者以为,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理应成为养老护理人员改革创新的试点城市。
一、护工数量少、质量差,对超大城市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
首先,护工供需矛盾突出。目前,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已经是深度老龄化社会,现有的养老护理人员规模,完全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如据相关统计表明,上海护工从业人员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再加上护工工作非常辛苦,护工的流失率很高,有的医疗机构流失率高达20%,1对3的护工配置格局,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护工质量层次不齐。护工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现实中,护工来源多以市场化为主、缺乏统一标准的正规培训,致使护工存在“学历和素质较低、正规化水平较低、薪酬待遇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的格局,难以适应超大城市“学历较高、精神文化层面护理需求较高、本人及子女对老年人护理质量要求较高、特殊疾病照顾难度较高”的需求,总体护理质量不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二、顶层设计、先行试点,系统改革,逐步构筑适应深度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护工队伍
在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阶段、生活追求高品质化的当下,深度老龄化社会中的低质量养老护理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议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将养老护理员队伍的规范化、职业化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做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深度老龄化、护工缺口十分显著的超大城市,作为“中国养老护理员队伍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民政部、人社部、卫生部门的协调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建设改革的先行先试。等取得成功经验后,在中央层面统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顶层设计,促进规范化发展。
其次,在借助医疗学校继续加大医疗护士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借鉴“西湖大学”的办学模式,在上海、北京分别设立具有全球视野、国家扶持、民间投资的“中国(上海或北京)老年护理职业大学”,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集中培养职业化、精细化的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为满足深度老龄社会日趋增长的专业护理需求。
其三,超大城市,先行制定出台统一的护工职业评定标准(一级护工、二级护工、三级护工等)、培训标准、服务标准、价格标准、收入标准等,为护工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及全面提高护工社会地位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明确人社部或民政部委托中国护理学会等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所有现职护工开展理论与实务的标准化培训或考试,实现医院和市场护理机构的护工,全部持证上岗(护工合格证、身份证、健康证等),做到“一个部门”统一考试、统一发证、统一注册(设立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其四,超大城市所有公立医院的住院部,统一设立专由护工组成的“住院护理部”,由医院按照职业标准统一招录、使用、评价和管理护工。并采用聘任制的方式,将医院护工纳入正式的医疗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管理,给与应有的社会保障,按不同职级、不同病种护理难度等核定其工资标准和收入标准,稳步提高护工的社会地位,减轻后顾之忧,减少流失率,提高稳定性和吸引力。地方政府根据医院招收护工的数量,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补贴,减轻医院的人力成本压力。
其五,组建超大城市养老护工协会,协助政府监督分布在市场上的大量护工公司,规范业界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消除护工市场混乱的局面,提升市场服务质量,满足家庭老人护理的质量化需求。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陶希东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