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个老人制作出了全世界最小的鸟笼!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黄靖康 2019-09-18 15:19:45
时刻新闻
—分享—

提起鸟笼,恐怕您的记忆仍旧停留在过去的老北京城里,那时候“提笼遛鸟”的场景很常见。遛鸟人是北京人里起得最早的一拨,他们或者手提鸟笼安闲地散步,或者将鸟笼挂在近旁的树杈上自顾观赏。似乎鸟笼的存在就是为了供鸟来栖息,一旦离开禽鸟,鸟笼便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曾经勤于遛鸟的人们,眼瞅着如今养鸟之风不再盛行,作为昔时掌中宝的鸟笼,也渐渐如同压箱底的老物件一样,成了名副其实的收藏品。如果没有他的独家创意,我们很难想象这些连机器都无法制成的“鸟笼”,竟然能够重新风靡起来!

而这种“微鸟笼”的“诞生”,却是他用了将近五十年岁月打磨出来的结果。

小编好像已经听见您在心里默默地问:

这人是谁啊?

看样子得赶紧请出咱们今天的主人公——

老北京人,刘子元老先生

“微鸟笼”的“微”是怎么做到的呢?

据说需要六个贼难的步骤才能换来一个小鸟笼。首先鸟笼又分竹笼和木笼两种,且多半是选用金丝竹或是紫檀木。所以这第一步,“选”好木是关键。

在木料选好以后,一个“微”字就要求笼柱须得“磨”的比针还细。如今每根木头的直径在刘老先生的不断挑战下,已经从80毫米缩小到了15毫米,这可真应了只要功夫深,笼柱也能磨成针。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笼柱自然要配好笼圈。如果说上等的笼柱是磨出来的,那么这上等的笼圈便是“煨”出来的。所谓“煨”,是指通过对材料的加热,使其逐渐弯曲成圆形的过程。往往一个“煨”好的笼圈,是用几大麻袋残品换来的。尤其是木制的鸟笼,因为木料怕火,再加上小而薄,以致于“煨”起来难度更大。可能稍一走神儿,想想中午吃什么的功夫,残品堆里就多了一个“难友”……

看过了“磨”和“煨”,下一步该是哪个字了呢?感觉说出来不是那么文雅——“拉”,该反复在拉丝板上拉伸竹条或木条了。且每一次的拉伸,都得拉上几十次,甚至是上百次。而这仅仅是拉伸一根的次数,如果每天要拉伸十根、一百根、一千根呢?如果日复一日都要如此呢?您能坚持多久?

有了“磨”出来的笼柱,“煨”出来的笼圈和“拉”出来的笼丝,若想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个完美的鸟笼,就得看“钻”的功夫怎么样了。虽说这“刘氏微笼法”的工具都是刘老先生依照鸟笼大小特制的,但由于笼圈极小,钻头极细,且底圈和顶圈的孔又必须严格相对,因而每增加一个孔的难度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一个原本四十孔的鸟笼,愣是被打出了四十八个孔。加了孔的鸟笼也的确显得愈发细致、愈发精巧了。

最后,基本大功告成的鸟笼经过“抛”(抛光)的“洗礼”,于它而言是更具光彩了,于您呢?是更爱不释手了!

若是让时光回溯到十七年前,那时候刘子元老先生只是萌生了一个制作“微鸟笼”的想法。若是将时间再往前推,十三岁的他就可以有模有样的学着父亲的动作,自己制作鸟笼了。这么算来,从起初尝试做一个普通鸟笼,到酝酿着一个新兴鸟笼,再到“微鸟笼”的风靡,他不禁感慨这看似弹指一挥间的几十年里,一直做下来的,只有自己。

从儿时没钱买鸟笼只能自己做,到逐渐喜欢上做鸟笼,觉得它就像如影随形的老伙计一样割舍不下,再到对它极致的追求和热爱,以及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刘老先生说,技艺好学,难的是耐得住那份寂寥。

如今,“微鸟笼”制作技艺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每一个越做越小的鸟笼,已然成了一件件不忍把玩的工艺品。这是属于鸟笼的“重生”,也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