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人筹集900多万元资助学子,家人也加入助学队伍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建勇 编辑:周娜 实习生 王卓 2019-08-27 10:00:21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为多省一点钱头发也让老伴剪

筹集900多万元扶贫助学款的肖光盛,对自己出了名的“抠”

1.jpg

2007年和2017年,肖光盛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图/受访者提供

2009年,肖光盛八十大寿时,早就想劝他不要再东奔西跑的亲友给他提了建议:“你都已经80岁了,以后还是歇一歇吧。”

亲友这么说,是因为知道肖光盛的第二个十年计划“发动30万人,募捐300万元,帮扶300位亟须救助的人”已经完成。但这个建议被肖光盛拒绝了,他说:“正是因为我已经80岁了,时间对我来说更加珍贵,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做到底。”

9年过去,肖光盛的扶贫助困、募捐助学还在继续。不止他一个人,他的老伴、儿女和孙辈,甚至他以前帮助过的学生,都纷纷加入他的队伍。

1991年扶贫助学以来,家里很少添置东西

“印象中肖爷爷总是穿着黑色的衣服,带着一个公文包,很朴素。有一次去他家拿照片,家里挺简朴的。”8月26日,在北京工作的李艳霞回忆她印象中的肖光盛。

李艳霞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她的老家是涟源三甲乡竹新村。2009年读高二时,肖光盛知道她家的情况后,就给她联系结对帮扶的单位和个人。肖光盛联系的帮扶单位和个人一共给李艳霞帮扶了27400元。

受助对象里,得到最多帮扶金的是一名残疾孤儿,他先后得到了375000元的帮助,顺利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

灰暗斑驳的墙面,老式的吊扇,几把叠在一起的塑料方凳,简陋的高低床,右扶手用红带子加固的藤椅——这便是筹到过900多万元扶贫助学资金的肖光盛老人家里的陈设。

从1991年扶贫助学以来,肖光盛家就很少添置东西。“他为了多省一点钱,衣服鞋子都要我亲手做,就连头发也让我剪。”肖光盛的老伴刘穆桂说。

肖光盛的“抠”是出了名的,和他一起去调查学生情况、找单位,或者去捐助的,车旅费、伙食费都要自己掏腰包。

他还坚持能走路到的地方就尽量不搭车,出远门,例如到长沙,他能搭便车便搭便车,经常是便车去、便车回。怕增加贫困户、贫困学生以及捐赠人、捐赠单位的负担,他还坚持不在别人家里吃饭。

多年来,肖光盛不仅自己捐出去16万多元,累计的车费、资料打印费等费用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在肖光盛的影响下,他的老伴、儿女和孙辈也都加入了他的爱心团队,涟源和娄底的不少干部、教师、企业家和离退休老同志也纷纷加入。

曾经顽皮的孙子,已经帮扶两人上大学

“别人的爷爷往往只希望后代吃好穿好,我的爷爷更关心我思想道德有没有合格、品格涵养有没有过关,时刻指引着我人生的方向。”在空降兵某旅担任排长的肖忠耿告诉记者。

肖忠耿是肖光盛的孙子。他小时候非常顽皮,上课不认真听讲,放学后经常玩闹到很晚才回家,父亲拿他没办法,把他交给爷爷肖光盛“接管”。

“现在只晓得好耍是没有用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肖光盛教导肖忠耿。

小肖忠耿半懂不懂地听着。让他内心有很大触动,并不再顽皮、开始认真学习,是源于后来有一次亲眼目睹了爷爷对贫困学生的帮助。

肖忠耿记得有一个姓朱的孤儿,不仅家里贫困,还身患重病,爷爷走机关、进企业,发动大家捐款,帮他治病交学费。后来这个孤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当他第一时间拿着录取通知书到肖光盛家报喜时,被肖忠耿看到了。爷爷很开心,还让肖忠耿向那个哥哥学习。

“在小康家庭长大的我,想象不到还有这么多人吃不饱饭、读不了书。”肖忠耿说,从这以后,他开始努力学习。2012年,他考上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肖忠耿介绍,因为爷爷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他几乎没买过零食和饮料,吃、穿、用只求简单耐用。他觉得应该像爷爷一样,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因为读的是军校,有学员津贴,他读大学起就经常把津贴的一部分拿出来捐赠给贫困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工作的他,更是经常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帮扶爷爷建档的贫困学生。现在,他已经扶助了两人上大学。

不止孙子走上了扶贫助学路,肖光盛从前帮助过的学生中,也有不少已经在扶贫助学了。“杨柳文、盛斌等,都是刚工作不久,就从工资中拿出钱来助学。钱虽少,意义大。”肖光盛说。

本报记者  刘建勇 娄底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建勇

编辑:周娜 实习生 王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