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考验医者耐心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李晨琰 编辑:黄靖康 2019-08-16 17:01:34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午8点半,一辆120救护车呼啸而至,送来了一位老伯。他躺在平床上浑身不停地抖动,“多上去几个人扶住他,别让老人摔下来,赶紧测量生命体征。”一旁,护士长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室的一幕夏季日常,不大的一方天地里挤满了各色人群。每到高温天,这个医院“最危急的地方”都会迎来一波就诊高峰。在这家以老年疾病为诊疗特色的医院,医护人员不仅要承受高温的挑战,也默默承受着与高龄病患及家属沟通的隐形“压力”。

前几天,抢救室里患者平均年龄99岁,80岁以下尚属年轻

被救护车送来的郑老伯今年86岁,患有罕见的亨廷顿舞蹈症,浑身不受控制地抖动。这天上午,妻子刚走开一会儿,郑老伯便从床上摔了下来,左手不能动弹。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华东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殷晓菁对此驾轻就熟,她麻利地为郑老伯进行简易包扎,医生开出了CT检查单,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可由于郑老伯浑身颤抖,不能自主拍片,女儿年纪也大了,力气又比较小,只能由陪送工人穿着铅衣帮他一起拍片。

紧接着,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张阿婆,正在路边散步的她,不小心被电瓶车撞倒了。“阿婆,感觉怎么样,哪里疼呀?”外科医生立刻上前,询问病情。“现在到医院了,放宽心。”老伴在一旁安慰着。

入夏以来,华东医院急诊就诊量较平日上涨了近15%。短短一上午,救护车来去匆匆。不一会儿,急诊室便摆满了九张床,医护人员只能侧着身子从缝隙间穿过,步履匆匆。

记者发现,送至华东医院急诊的病患以老年人居多。“夏日里,摔伤、高热、心梗、脑梗的老年患者多了起来。”急诊内科主任医师丛燕告诉记者,前几天,住进抢救室的四位患者平均年龄99岁,“在我们这里,80岁以下的都算小弟弟、小妹妹”。

玩笑归玩笑,丛燕特别提醒,高温天气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影响较大,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尤其要当心。

半日行万步,不怕出汗,最怕冒冷汗

相比人声鼎沸的急诊大厅,抢救室内安静不少,各种仪器的运作声、患者的呻吟声、医护的叮嘱声,在这方小小天地里交织混杂着。

护士吴蔚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六个年头。今年46岁的她,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护理团队中堪称“高龄”。

“到急诊工作的医生护士,不论之前性格如何,不知不觉间都会变得雷厉风行。”吴蔚笑着说,急诊面对的现实摆在眼前,大厅里每天围满了病患,抢救室又不停送来重症患者,由不得你慢。

“医生,快点快点……”一位建筑工人扶着工友走进了急诊,“他刚被马蜂蛰了,浑身抖得不行。”听闻情况,医生立刻冲上前为患者检查,“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先静滴生理盐水,辅以抗过敏药物,持续观察。”接到指令,吴蔚立刻将其推进了抢救室。

这边刚处理好新病患,那边老患者的心电监护仪又叫了……忙前忙后,虽然急诊大厅里的空调制冷强劲,可吴蔚的鼻尖依旧微微冒汗,“我们不怕出汗,最怕冒冷汗。”她笑着告诉记者,平时走路用小跑、中午吃饭十分钟、一连八小时没上厕所……大热天,这样的工作节奏对她们来说已是常态。

才一个上午,吴蔚的计步器显示,她已经走了将近一万步,虽然辛苦,却很满足:“看到病人生命体征日趋平稳,还是觉得很幸福。”

并不年轻的陪护,病人和家属一起抢救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医护人员面对众多老年病患时,也多了一份“甜蜜”的烦恼。

“请问,CT室怎么走?”“医生快来看看,我的心率怎么高了!”“护士,我的病历本去哪儿了?”……急诊室里,询问声不绝于耳,忙着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往往还要分出一股精力照顾病人家属。“患者八九十岁,他们的子女也都六七十岁了,大家都不年轻。”殷晓菁感慨,不久前,抢救室来了位88岁的心梗患者,67岁的儿子在旁陪了两天,不想高血压犯了,最后两人一起抢救。

老龄化社会的背后牵出一个现实问题:父母老了,子女也老了。“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在这里并不少见。

“老人家记忆力不好,医生说过的话,转头就忘,还会怪医生没说清楚;有时轮流照顾病人的几位子女之间没有全部嘱咐到位,也会弄得大家不开心。”对此,殷晓菁都表示理解,毕竟送到急诊的患者病情都不轻,家属的焦虑也会在此时集中涌来。

夏日里的急诊室,医护人员不仅要承受高温的挑战,还要承受“高压”,但他们也练就了一个本领,思路清楚、手脚麻利,说话却缓慢而又耐心。“对我们来说,病人的理解就是最好的清凉解暑剂。”丛燕说。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李晨琰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