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华书法作品赵永华书法作品
怡静
书法家赵永华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
他出身农家,原本是一位中医。43岁时,他毅然弃医从艺。凭着对书法的满腔热情和执着研究,他不仅在书法领域里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还研究出一套写字速成法。
赵永华常年在深圳,成立了“深圳市永华书法艺术研究所”。近年来,永华书法艺术研究所在深圳当地开展了多场书法进校园活动,向师生普及书法的速成教育,社会反响不俗。为了让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在家乡得到传播,年近八旬的赵老今年专程从深圳返回湖南,想奉献余热,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让湖南的师生在书法学习中真正受益。
8月,长沙酷热难耐。友人盛情邀约他一展技艺。润笔、蘸墨、挥毫……书桌旁,只见赵永华笔走龙蛇,双手交替横向反写,创作出一幅幅散发着清新墨香、笔酣墨饱、气韵生动、风格别致的书法作品,围观者啧啧称奇,直呼大开眼界。
赵永华,1942年3月生,湖南邵东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在从事书法艺术的这条路上,赵永华是自学成才。这一路跌跌撞撞,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知有多少天,他写呀,写呀,从天黑写到天亮。妻子时常心疼地喊他:“天亮了,快睡吧!”他只是在桌上打个小盹,又挥毫不止;不知多少次,他边写边煮饭,饭烧成了黑炭,妻子扯菜进门大喊:“饭煮糊了!”他无动于衷,“这个字还没练好哩”……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赵永华对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怀素、张旭、于右任的草书,郑板桥的板桥体等等,均铭刻于心,并将田园情趣、个人秉性融贯于作品中,形成自己的风格,独创“永华体”。其“永华体”作品曾于2010年荣获上海世博会一等奖,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汕头、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深受好评。台湾报纸在刊出他的条幅“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时评曰:作者上溯晋唐,下涉明清乃至当今,博采各家之长,融隶、行、草于一炉,虽苦学有成,亦天赋使然。
从发丝竹片微雕,能在一寸头发丝上刻一首48个字的唐诗,到反背刻字,到双手同书,再到双手横向交替反写……几十年的艺术追求,赵永华练就了几大绝活。勤奋、博学是赵永华最好的写照。此次回湘,赵永华表示,将来打算以湖南为重点,在全国各地开展义务的教师书法速成培训,让当地老师将其独特的书法速成教学一直传承下去。
除了书法教育,赵永华还参与了多项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等社会公益书法活动。汶川大地震期间,他义卖书法作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得全部捐献灾区;中国第四届慈展会义捐一百幅书法作品……
赵永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责任担当。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怡静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