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陈舒 齐菲)多数时候,变老就意味着行动愈加迟缓。83岁的王德顺对此却并不认同。
48岁创造造型哑剧、60岁开始系统学英语、80岁学打碟、83岁仍保持每天三小时健身,王德顺的人生如同“开了外挂”。
“我接受我身体变老的现实,但我认为一个人老不老,主要看他敢不敢做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他说,至少我有自信敢去挑战,“而且成功了”。
图为王德顺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齐菲摄
2015年3月,一场时装秀上,王德顺健硕的身材与其79岁高龄的鲜明对比,使他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度。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模特,我是一名演员,走红是个意外。”他说,“但无意外的话,我不会再走秀了,我不想重复自己。”
王德顺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近乎“严苛”的人。每天在健身房泡三个小时是他的常态。
他常去的健身房共有三层,一层是游泳馆、二层是器械馆、三层则是体操馆。
“我每次去都会把三层用个够,游泳一小时,器械一小时,体操再一小时。”王德顺笑着说,而且每个动作都有规定的数量,例如压腿,必须完成左腿300下、右腿300下。
大约一年前,有一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找到王德顺,希望拍一组传统中国老人的照片。
在那位摄影师的印象中,遛鸟、下棋、戴着瓜皮帽在胡同里溜达,是北京老人市井生活最生动的注脚。
“我当时就告诉他,我不是他想找的人。我是一个有‘个性’的中国老人。”他说,拍完照后,那位摄影师说“没想到中国老人还有这样的”。
80岁时,这位“个性老人”在自己的“技能包”里又增添了新内容:打碟。
图为王德顺在DJ台玩音乐。受访者供图
“为了在生日会上演出,我特意找了专门的打碟学校,一天学4个小时左右。”王德顺说。
从生日会上的“献丑”,到在唐山电子音乐节从容表演,在全新领域的小试牛刀让王德顺愈发自信,“也让我发现自己其实还挺‘年轻’”。
不需要工作的时候,这位爱和自己“较劲”的老顽童总爱和5岁的孙女黏在一起,陪她溜冰,给她讲小猪佩奇的故事。
“我对家庭的依恋很深,离开一会儿都会想他们。”王德顺说。
在这一点上,这位“酷老头”仍旧和传统的中国老人一样:家庭观念浓厚。
在中国,像王德顺这样7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时候的生活曾相当辛苦。
在他们出生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基础设施和物质生活都非常匮乏。之后成长的过程中,又面临着众多的考验。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如今,他们中的不少人似乎准备好“重温青春”,不再遵从传统的教导:整天为存钱和孩子们的生活操心了。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也得让我的生活充实起来。”韩彬说。
一身自己缝制的白色镂空长裙,71岁的韩彬一头银发,略施粉黛,弯眉浅笑。她是中国第一位走上纽约时装周的老年模特,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媒体的高关注度而发生太大的改变。
图为韩彬在走秀。受访者供图
“不工作时,我就在家做做衣服,或者和朋友逛逛街,和原来差不多。”韩彬说。
退休前,韩彬曾从事工艺美术工作近30年。与“美”的朝夕相处,为她之后从事模特工作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98年退休后,闲不住的韩彬在报纸上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专门面向中老年的模特比赛,她觉得自己也可以“试一试”,就这样误打误撞入了“圈”。如今,韩彬已为十余个知名时尚品牌走秀。
“国际时装周上中国的年轻模特很多,但老年模特走向世界的不多,我希望我的出现,可以帮助世界了解到当下中国老年人的风采。”她说,我们并不是外界认为的“只会跳广场舞”“逗儿弄孙”的老年人。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主动加我微信,给我留言说我是他们的榜样,希望老了也能像我这样生活。”韩彬说,我突然觉得自己老了还有用,能激励年轻人,“很欣慰”。
王德顺也深以为然。“我只是个个例,但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受到我的感染,做一个‘独特’的中国老人。”
至少,他的女儿,50岁的王遒正在努力朝这条路上走着,继续着她在非洲打碟的DJ生涯。
图为王德顺与女儿王遒。受访者供图
有统计显示,到2050年中国将有1/3人口年龄超过60岁,数量将达到近5亿,比不少欧洲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老年人们要活出自我。”韩彬说。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舒 齐菲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