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彭杰
据《厦门日报》报道,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布招募“银发教师”的通知,7月1日起至8月10日,厦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将总计招募113名不超过65周岁的国内中小学、幼儿园、进修院校、教科研机构退休教师。根据不同职称,正式聘用者可享受每月8000元至12000元的补贴。相关通知发布后,引发热议。
与厦门市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83839元的水平相比,以每月近万元的待遇返聘退休教师,无疑堪称高薪。要知道,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厦门市年平均工资已是福建全省最高。因此,单从社会心理来说,厦门市教育局此番公布的银发教师招募令引发年轻人“羡慕嫉妒恨”,可以说完全在意料之中。但如果据此认为政府放着年轻人不用,特意去请“老人”,置就业压力于不顾,也未免失之偏颇。
实际上,在教育领域,重视退休教师的“能量”并非厦门独创。近年来,四川成都、广西南宁均出台过相关政策聘用优秀退休教师助学兴教,待遇优厚。去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优秀退休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讲学。随后,多地相继实施银龄讲学计划,福建出台的实施办法则明确,“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鼓励返聘优秀退休教师补充人员不足”。
除了政策的支持,招募退休教师进入基层学校也有着广泛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广大家长对幼小初阶段的教学质量愈发重视,但因为缺编、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基层教师流动频繁,高资历、高水平在职教师的比例远低于社会预期。加上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产假式缺员”以及课程改革等原因,部分学校教师配置不平衡,造成一些学科缺教师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返聘教研水平较高的退休教师,不仅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窘况,还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一项涉及公共利益的招募计划,外界对于厦门高薪返聘退休教师一事大可不必反应过度,更无需产生老年人抢年轻人饭碗的偏见。身处老龄化社会,年轻一代不会失去应有的机会,老年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其价值也必然会得到充分挖掘。人们更应该期待的是,一些企事业单位返聘退休人士时应尽力将报名审核、面试等程序做到公开透明,避免制造新的不公。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彭杰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