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评:养老公寓名存实亡不能无解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赵志疆 编辑:黄靖康 2019-06-27 17:30:3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特约评论员赵志疆

位于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仰义街道的红枫山庄老人公寓,19年前曾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养老机构,700多户业主以缴纳“押金”的方式获得了公寓的长期使用权。然而,据媒体近日报道,自2012年以来,因老板在外投资失利,资金链断裂,导致红枫山庄物业管理濒临瘫痪,老人们如今缴纳了物业费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公寓已衰败不堪。

其实,从相关报道细节来看,从样板工程到如今“名存实亡”,红枫山庄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比如,红枫山庄最初是以养老机构的形式挂靠在鹿城区民政局下面,但其国有划拨土地的用地性质能否在后来被投资人胡某变更注册为民营资本建设项目,并从老年人那里获得出租收益,本身就带有争议;并且,红枫山庄作为社会福利机构,在2012年被吊销执照前实际已有多年未通过年检,胡某也多年不曾露面。

当然,对老人们而言,红枫山庄当初的变更程序是否合规,在其年检未通过时相关部门是否下达过整改通知并对负责人进行过追究和处罚,这些似乎都已不重要,眼下最为要紧的乃是能不能改善居住条件、兑现服务承诺。基于合同关系,他们的诉求并不能因为山庄负责人“失联”而无解。就目前而言,当地有关部门一方面应引导老人通过法律渠道要求山庄承担违约责任,乃至解除服务合同;另一方面,倘若该山庄确实具备能进一步提供养老服务的基础,相关部门亦不妨通过资金补助引入第三方服务,改善住户们的居家养老条件。

事实上,在养老需求日益增加的当下,由盛而衰的红枫山庄并非个案。此前,北京丰台区西山老年公寓、海南乐东县荷花园公寓等养老机构,均被曝经营管理混乱,致使老年人陷入维权困境。屡屡上演的相似案例,已然提醒着地方政府在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同时,更需有未雨绸缪的监管机制与应对“烂尾”养老工程的成熟方案。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赵志疆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