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来从事养老服务业?超七成受访大学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黄靖康 2019-06-19 10:50:53
时刻新闻
—分享—

“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得出的结论。这份报告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反映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中的种种现状。

每个人都会变老,自然期待能安享晚年。能否达到这一期待,或许将不同程度地取决于养老护理或服务人员的水平。

“人才问题是困扰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寸草春晖养老护理院”董事长王小龙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强调。

王小龙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在他看来,与快速生长的养老市场和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养老人才的紧缺直接关系到这一产业的发展。

以北京为例,全市养老服务队伍基本以40后、50后的农村中老年妇女为主,存在“三低三高”问题,即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强度高、学历低年龄高、地位低流动率高。

据记者了解,由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报酬低,许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工作没有晋升空间,频繁跳槽改行,养老服务队伍极不稳定。其次,虽然国家已经实施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制度,但全国登记在册的执证上岗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万人。养老领域规范化培训尚未广泛推开,养老机构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比例少,很多人甚至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往往是边干边学。

养老人才的缺乏与大环境不无关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学校招生层面来说,在生源问题上,资源的错配是导致供需矛盾的重要因素。普通高等院校扩招的趋势,对职业教育的挤压十分明显。近年来普高扩招学生,但二本、三本的毕业生又面临就业难,而高职院校又招不到学生,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又十分火爆,但他们又没有指标。目前,全国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院校只有约200所,仅占高职院校总量的14.4%,总在校人数仅为6000人左右,占高职院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更低。

《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还显示,超七成受访大学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有不到三成的受访大学生不愿意从事。而越是大学高年级的学生,这个意愿就越低。薪资过低、工作辛苦、与老年人沟通困难,是受访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前三大原因。

未来15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相继迈入3亿人、4亿人的门槛,如果仅凭目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将难以满足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失能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创新培训内容,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家政、养老服务、托幼等就业技能培训。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按规定以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大范围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扩大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这方面培养规模。

在养老行业内,经常与“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一起被提起的另一句话是“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如何实现呢?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认为,要从人才培养、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方面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在他看来,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分级分类的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系统化和专业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规划服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体系、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以及相应的薪酬增长制度,从整体上提升从事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绯绯则表示,提高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需要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力度。比如放开政策准入,提高补贴水平和覆盖面,减轻专业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加紧在二线及以上城市建立各类创业激励机制,推动年轻学生进入等。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黄靖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