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面孔,我们来认识内蒙古额济纳旗的一位牧民老人,他叫班都。80岁的年纪,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该打算要安享晚年了,但班都老人却不这么认为。2017年,80岁的他,却开始想要种树。
班都老人为什么会选择种树呢?因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老人家里的草场里的胡杨树,因为干旱缺水,便相继枯死,以至于一家很多年都不得不去租用别人家的草场放牧。两年前,老人下定决心,他要开始种树,他说,我老了,但老地方不能老,胡杨不能老,还得让它们跟以前一样。
这样的水井,班都老人在草场里总共打了11口。由于干旱,井里的水积攒两天才够打上来三四桶。把打满水的水桶放在车上,拿上胡杨树苗子,这一天,他要再找个合适的地方种上这些树苗。
在干枯的胡杨以及红柳之间穿行,不一会就来到了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这里有几个用干枯的树枝堆起的围栏,里面种着的,是刚发了芽的小树苗。
记者:这个是什么,是胡杨吗?
额济纳旗牧民班都:这个是沙枣树,种的。
记者:为什么要在上面盖这个?
班都:这个(种的)时间不长,一个礼拜,所以我盖了,挡风。再一个,牲口不能踏掉,骆驼来了踏掉就麻烦了。
因为干旱缺水,班都老人家的草场都已经沙化了,枯死的胡杨树枝和树根遍地都是。在这里,想要找个地方种胡杨,并且让它活下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地人都知道,沙枣树和胡杨树是能在沙漠里顽强生存的植物,看到沙枣树苗长出了嫩芽,他决定再在附近种上几颗胡杨树苗试一试。
班都:沙枣树先种开来,再把胡杨种上,今年就试验看一下,好的话再扩大一下,多种一些。
记者:试验是吧?
班都:试验的。
要让胡杨树苗活下来,种在哪里至关重要。从2017年开始,班都老人几乎每天都在寻找合适种树的地点。到现在为止,他选中的地方已经有了十几处。
记者:这个坑需要挖多深?
班都:起码得80公分,底下就是湿的。
种好了树苗,桶里还剩下一些水,班都老人想要浇灌已经干枯的胡杨树。还记得有一次,他给一棵干枯的胡杨树浇水,不久便发现,这棵树上长出了几片细小的叶子。这让他相信,已经干枯的树或许也有活过来的希望,于是,给树浇水也成了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班都:这棵老树今天就高兴了。
记者:你能感觉到它高兴?
班都:(不浇水)没有精神,这就高兴了。
记者:倒点水,就高兴了?
班都:我给它帮忙了,苗子就长起来了,茎不出来根上也会有苗子出来。
倒下的胡杨树和满地折断的干枯树枝,让人感觉这里像是生命的禁区,但隐藏在这片干涸之中的勃勃生机,已然在82岁高龄的班都老人心中,绽放出了一抹青翠的绿色。
【由反对变支持全家人坚守希望】
已经干枯了那么多年的草场,想让它们从黄色变成绿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班都的儿子今年刚退休,女儿也有50多岁了,班都老人的儿女都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草场根本没有水。
老人却不这样想,没有水源他就挖井,有的能挖出水来,有的挖不出来,他就一口一口的地试下去,直到挖成了这11口井。他不仅种新的树苗,也浇灌那些已经枯死的老树,居然,真有发出新芽的,而这点点的绿色也感动了本不支持老人的儿女,他们也开始陪着父亲一起种树。
当2017年班都老人提出要在草场上种树时,儿子和女儿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觉得父亲的想法不切实际,甚至是自讨苦吃。
班都的儿子达布西拉图:没水,光挖井栽树成本也高,成活率也低。
班都的女儿文女士:希望他去(额济纳)旗上,房子也有,啥都有,过去在那儿住,休息就行,他就不,非要在这待下去,离不开这个地方。
儿女们的反对,似乎让恶劣的自然环境显得难上加难,但倔强的班都老人还是不想放弃,他坚持要按照自己的信念努力做下去。这在儿女们看起来,父亲简直有些近乎偏执。
班都:我老了,老地方不能老,胡杨不能老,还得(让它跟)以前一样。
种树没有水,就去找可能有水的地方挖井,尽管有的挖不出水,有的也只能渗出少量的水,但这些都逐渐成了班都老人的宝贵经验,井也越挖越准。11口井的井水伴随着汗水,一起浇灌给了干渴的胡杨。儿女们看在眼里,心疼上了年纪的老父亲,就只好跟着一起干。
文女士:一个星期浇一次,一个星期浇一次,就拉上几桶水来回拿毛驴车拉,热得我们确实不想浇那些枯死的胡杨树,我觉得活不了,结果活了三四棵树。
看到辛勤浇灌竟然真能换回绿树,班都老人一家都为此感到欣喜。两年多的坚持,让越来越多原本干枯的胡杨树吐出新叶。找回从前的草场,找回那片绿色,已经不仅仅是父亲的梦想,也是全家人的梦想。
达布西拉图:(以前)黄羊多这边,各种鸟类,夏天的话,鸭子、天鹅也多。
文女士:(以前)冬天那树叶就在地上黄黄的一大片,就那么多,(骆驼)还吃不完,黄叶子都吃不完,你说胡杨有多少。
班都老人家的草场上有一条河,能通往居延海。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上游下来的水量减少,河道干枯,这是造成草场退化、胡杨枯死的主要原因。半年前,当地政府利用黑河调水工程向这条河道注水,有效缓解了草场缺水的情况,这也让班都老人一家更看到了希望。
文女士:继续这样干下去,你说呢,老爷子干成这样子了,我们也得继续守护老爷子土生土长的地方。
这个故事,让人理解了两件事。第一,有一首歌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对班都老人来说,草场退化了,就是家衰败了,当然不能一走了之。所以老人说,他自己可以老去,但草场不能老,胡杨不能老,一定要倾尽全力去重建。理解了家的意义,就能理解班都老人的执着。还有,这个故事也让人理解了胡杨。都说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为什么沙漠中的胡杨如此顽强?在等什么?不就是在等班都老人这样的家人吗?一旦遇见,枯枝又能焕发新生。
草场上通向居延海的河道又流动了起来,真好,在大自然面前,人常常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但是人又是强大的,因为人可以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逃开大自然的进逼,也可以选择与大自然协商与和解,这是班都老人80岁的选择,也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此时此地开始的选择。
当更多的人作出这样的选择,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也就离我们越近。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