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点赞一份“老帮小”的姐妹情。江苏省苏州86岁的顾彩夫主动与小她14岁的陆引娣结对互助,给她买菜做饭,带她去医院看病,帮“妹妹”渡过养老难关。
“少助老”的新闻经常有,“老帮小”却鲜少被提及。其实,在生活中,因为更早步入退休生活,年长者在养老经验、社交圈子以及人脉资源等方面都有优势。很多时候,在互助养老圈里,“老帮小”的情况也很常见。
生活关照,近邻成“姐妹”
72岁的陆引娣中年丧子丧偶,生活困难。陆引娣的困难,住在斜对门的邻居顾彩夫都看在眼里。顾彩夫今年86岁,十多年前,她便开始对陆引娣无偿“结对帮扶”,给“妹妹”买菜做饭,带她去医院看病。顾彩夫有一手推拿绝活,经常帮陆引娣做推拿按摩。两位老邻居感情好得就像亲姐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家住辽宁沈阳、82岁的赵凤辉也有一手绝活——理发。她和老伴发现社区不少邻居生活困难,于是便在小区活动室设了一个免费理发点,周边小区很多五六十岁的人都专门跑来找他们理发。为了让大家的退休生活过得更充实些,赵凤辉每年自费订了近10份报纸,供大家免费借阅,并把不同内容的剪报分类装订,组织读报分享会等活动,“大家每天都有活动,生活更积极阳光了”。
经验分享,他给病友当“导师”
在陕西西安77岁的陈贵铎看来,“年长,代表着经验和历练”。
陈贵铎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十数年里,他深知新病友心中的不安与恐惧。于是,在8年前,他开始频繁去医院当志愿者,主要工作是组织病友一起开座谈会。
这些年,陈贵铎成了几百名病友的“导师”。为了让新病友积极面对疾病,他除了现身说法,一遍又一遍讲述自己的抗病故事和心得外,还经常组织郊游活动,举办集体运动会等。对于这样毫无报酬的忙前忙后,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却说,“看着大家变得健康,我感觉自己比医生还管用,这就是幸福”。
资源共享,帮“新人”找工作
江苏南京72岁的张旭梵则分享出自己的人脉、圈子资源等,帮助刚退休的“弟弟妹妹”找工作。
2013年,张旭梵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退休老人在家无聊离家出走的故事,当时他想到:自己当年退休不也是在家闲得发霉么?在单位做了多年工会主席的他,有着不少人脉资源,他拉上一位心理咨询师好友,在自家客厅成立了“退休之家”工作室。之后,张旭梵在小区发了广告单:退休无所事事的,可以来“退休之家”聊一聊;有需要找工作的,可以来“退休之家”试一试。就这样,第一位邻居走进了工作室。在一个下午的聊天中,邻居向他们倾诉:“退休半年,因为心态变化,跟老伴闹得要离婚了。”在咨询师的开导下,没多久,邻居的老伴也跟着来了,“我以为是来找麻烦的,原来是带着美食来表达谢意的”。
这些年,张旭梵还与街道合作,在街道管辖范围内搜集相关单位、店面是否需要退休人才。做好登记后,再推荐合适的人去应聘。仅去年一年,他便帮助8位退休邻居和同学找到了新工作,“我不要报酬,他们拿到工资后经常请我下馆子,我都吃胖了”。(本报记者陈坤)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陈坤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