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3%。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作为机构养老的重要形式,保险养老社区在近年来正呈现火热发展态势。
在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今年提交的一份提案中,也对保险业投资建设养老社区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将养老用地等相关配套政策细化落地。在土地性质上,目前尚无“养老产业用地”的专属分类,受此制约,养老项目通常只能按商服、商办、医卫等性质拿地建设(如太平人寿“梧桐人家”养老社区的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50年使用权),土地成本较高,为此,亟须将养老用地等相关配套政策细化落地。二是建议税务部门减免保险养老社区房产税。在税收政策上,政府扶持的关键在于减少税负。例如,目前在西方国家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和AAC(活跃长者社区)模式不需要缴纳房产税,但在我国保险养老社区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房产多为自持,仍需缴纳房产税且数额较大。三是建议相关地方政府给予保险养老社区一定的建设补贴。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政府投资新建、改扩建的养老机构以及对社会力量投资新建、改扩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的建设补贴。尽管保险养老社区均属于营利性机构,但保险养老社区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能够享受此类建设补贴。
自2007年以来,已有泰康、合众、国寿等多家公司展开行动,积极探索布局养老社区。近日,中国人寿旗下首个康养度假基地——“国寿嘉园·逸境”在三亚揭幕。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保险业已累计在海南投资养老项目建设57亿元,后续还将投资48亿元。在养老社区的投资建设方面,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已在海南布局。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保险业在养老社区方面的布局也在快速推进。而在去年以来,投资建设养老社区逐渐成为处于转型阶段的保险公司在回归保障本源的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例如,去年8月,中国太平发布旗下首个高品质养老社区“梧桐人家”,太保寿险也发布了太保养老社区综合解决方案,并且宣布将与法国欧葆庭集团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借此来提升中国太保未来多个“太保家园”高端养老社区的养老服务质量。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透露,截至2018年12月中旬,已有8家保险机构投资超过678亿元,在全国18个省市建立了29个养老社区,占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床位数超过4万个。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养老社区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及有关方面的大量投入,也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促进保险养老社区的健康发展。
此前发布的《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提出,建议政府出台或落实保险养老项目支持政策。同周延礼在提案中提及的内容相似,《报告》也表示,迄今为止,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但在操作层面保险养老社区建设仍面临用地性质、融资渠道、财税政策等一系列瓶颈问题,亟需政府出台或落实对于保险养老项目的支持政策,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出台更多支持举措。具体而言,如在融资渠道上,受制于土地性质和长租模式,保险养老社区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长,投资收益率不高,较难满足一般金融机构现行的投资评价标准要求,因而亟需在政策上给予更多融资支持。
同时《报告》也提出,在建设标准上,应根据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和老年人养老需求差异,尽快研究出台养老社区建设的等级标准,规范养老社区建设,使养老社区能够适应各地不同情况和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要。同时,在体制机制上,支持养老社区与公立医院合作,破除养老社区实现医养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解决养老社区专业人才的职称评定问题,消除养老社区内办医在人才资源上面临的瓶颈。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钱林浩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