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咸菜,炖了猪肉炖鱼肉,肉吃完了添点白菜又成一道菜,整整一周那点汤汁不舍得倒……”贵州省贵阳市32岁的刘佳近日致电本报,希望我们帮忙劝劝她的父亲,“他节约过头,我真担心这样把身体吃坏了,得不偿失。他是你们的忠实读者,肯定会听你们的。”
经历过粮票年代的老年朋友,确实大多勤俭节约。但这种传统美德怎么就成了子女的“心头大患”?
调查:6成子女反感吃剩菜
“父母的哪些行为让您觉得节约过头?”26日,本报记者向260位网友展开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吃剩菜、过度节约水电、从不吃新鲜水果,依次成为子女最不能接受的长辈过度节约行为。
山东德州30岁的夏吉龙介绍,自己常带水果回家,但每次母亲都是捡烂掉的吃,还因此腹泻住院。
湖南长沙29岁的刘畅对母亲过度节约水电的行为很是反感,“天不黑尽不开灯,马桶的抽水功能就是个摆设,马桶还因为用废菜渣水冲洗堵了好几次”。
担忧:太节约易与社会脱节
调查结果还显示,儿女反感父母过度节约的原因,除了不利于健康,更重要的是担心父母与社会脱轨。
四川德阳33岁的谢涛说,因为不舍得花钱,父亲宁愿在家做“宅男”,从不参加任何聚会。“别人上老年大学、旅游、唱K,我父亲却连微信号都没有,与社会严重脱节。我很希望他能好好享受他的老年生活。”
江西南昌32岁刘伟的母亲退休之后去了装修公司煮饭,还兼职保洁工作外加捡废品赚钱,“她说要帮我分担,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还让我有负罪感……”
冲突:聚餐菜太少母女大吵
江苏南京27岁的张婷因为太过节约的问题,还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张婷说,去年同事们难得相约来她家聚会,她知道母亲节省,特地提前交代了要做好接待准备。却没想,吃饭时,“7个人,四菜一汤,一人夹一筷子就没了,母亲还说要她们多吃点……”张婷说,母亲这种节约,太不分时间和场合。
海南海口市60岁的张清芳的一个节约行为则惹出一场婆媳纠纷。前年儿媳来坐月子期间,张清芳觉得湿纸巾用一次就扔了太浪费,常常用了一次清洗后再用。儿媳“抗议”无效,出月子马上搬回自己的小家去了,“现在回想,我怎么能把自己的习惯强加在儿媳身上,真是犯糊涂了!”(本报记者鲍杰)
征集
您是让子女担心的节约过头的老人吗?您怎么样看待节约这个问题?什么该节约,什么不需要节约,边界在哪里?家有“抠门”父母或老伴怎么办?如果您对“过度节约”有话要说,请发送邮件至120723362@qq.com或者拨打记者电话18975869721。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鲍杰
编辑:黄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