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最需要什么?答案五花八门:金钱、健康、技能……在10万多份答卷中,一位小男孩的回答令人称赞:入俗,即放下工作时的身份、角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最近,一篇《退休了你该如何度过晚年?10万份调查结果……》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入俗”的观念触动不少退休长者。如何才能真正放下身份、角色?
家庭角色
尝试围着老伴转
在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马志国看来,入俗的切入点是老伴,尤其是老年男性,可以开始尝试围着妻子转,“从帮老伴承担家务,陪老伴逛街开始”。就这两件小事,几乎半数以上男士就做不到。
广西桂林65岁的龙执明在这方面做得不错。龙执明退休前是大学教授,老伴很早从企业下岗,成了家庭主妇。在家里,龙执明几乎是饭来上桌衣来伸手。退休后,龙执明变成了宅男,仍旧过着“皇帝”般的生活。老伴有些不乐意,这时再挑剔饭菜口味便会招来老伴一顿回击:“嫌这嫌那,你别吃了。”一次为东西摆放问题争吵,直接引发老伴病发住进医院。
在老伴住院期间,龙执明开始反省。为照顾老伴,他开始学着熬粥,他还主动要求老伴指导他下厨。老伴为此偷偷掉了几次眼泪。老伴喜欢跳舞,龙执明还买回电子琴,自学为老伴弹奏配乐。如今,龙执明几乎成了“家庭煮男”,他却以此为乐,“过上了真正的二人世界生活”。
朋友圈角色
聚会不比身份比身体
“在老朋友、老同学中,最需要放下身份和角色,否则很容易被孤立。”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王堂生建议,退休后尽量回到同学、战友时代,“不比身份,不聊丰功伟绩,多聊当年情谊以及当下的退休规划”。
“退休前,比学历、职务、薪水谁高;退休后,比血压、血脂、血糖谁低。”江西南昌68岁的梅瑞性格率直,曾在聚会时得罪过不少人。几年前,初中同学搞50周年聚会,到饭点时,同学们等着开席,退休前当领导的几个同学却要轮番上台“做指示”,这让梅瑞很反感,他当场“发飙”:“退休前,有人当厂长,有人是工人,但退了休,来聚会,大家身份都一样:就是同学。”
梅瑞的看法得到绝大部分同学认可。从那以后,大家推选梅瑞当牵头人,经常组织同学聚会。他还成立一支老同学乒乓球队,“每周二、四打乒乓球,周末爬山”。
社交角色
乐当领头羊也甘当后勤员
“最难放下的是干部角色。”马志国说,有的干部在位时出行吃住有秘书,退下来后有人生活都难自理,能说话的朋友也没有,“这时最需要的是接地气,向普通人学习生活技能、寻找养老同伴”。
四川成都64岁的王伟国曾在单位干了几十年一把手,退休后不敢出门。为了放松心情,他选择和一群陌生驴友去西藏玩。可是,缺乏生活技能和旅游常识的他,凡事都需要别人帮助。王伟国感觉不好意思,只好为驴友们烧水泡茶。在旅途中,王伟国发现,原来自己是井底之蛙。
回家后,王伟国决定先学点技能,他和老伴去老年大学报了摄影班,每周约上同学到户外采风。在活动组织中,王伟国开始“冒尖”当起领头羊,他可以用上之前的人脉,为团队找到办展览的场地;他的掌控能力也派上用场,每次活动都做到人尽其用,人人有事做,“现在走在路上,有人喊我‘王总’,我反倒舒服了”。(本报记者陈坤 王宇)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陈坤 王宇
编辑: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