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人乘地铁高危提了个什么醒?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彭杰 编辑:周娜 2018-09-25 15:33:15
时刻新闻
—分享—

  【社评】本报特约评论员彭杰

  乘坐地铁出行,是一件日常小事。但对老年人来说,飞驰的列车、拥挤的人流、严密的闸机、耸立的扶梯,并不能完全轻松应对。 事实上,比起其他群体,老年人在乘坐地铁时也更易受伤。《北京晚报》近日报道,根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的裁判文书,最近3年,北京各级法院审结的20起地铁乘客人身损害案件中,有16名乘客是老年人,占比80%。

  从相关判例来看,老年人乘坐地铁容易受伤,固然与有的老年人规则意识和风险观念淡薄有关,但地铁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站方对人流疏导不力,地铁门、扶梯等自动化设施对老年人不够友好之类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伴随我国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的建造技术已越来越趋于成熟,但由于地铁空间一般为地下封闭空间的特性,使得地铁在通用性和人性化设计方面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在我国迎来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同时,各地地铁实际上仍是在服务青年人的思维下主导建设,一些硬件设施及相应的服务手段并未充分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准备。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通用设计中心的创始人朗·麦斯曾提出“全民设计”的理念,其中第一条便是公平使用的原则,即设计出来的产品和设施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公平使用。“全民设计”的另一项原则,是让使用者尽可能减少体力支出,让他们有效、舒适地使用产品和设施。

  可见,作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城市地铁的设计和使用理应为老年乘客提供一视同仁的包容性和关怀水平。当老年人在地下车站寻找出口,或在地铁车厢内识别自己是否已经到站时,导向系统应尽可能全面地提供明确、有效的信息,以防止老年乘客出现迷路或下错车站的情况发生。针对老年人易在地铁站内被挤倒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适老化改造也十分必要——比如,很多无必要设置台阶的地方,应当选择斜坡代替;很多楼梯应作防滑处理,无障碍电梯的数量应当增加。

  就公共交通领域而言,良好的交通环境至少应该是这样的:任何出行者都无需为其所选择的交通模式感到自卑,不同交通模式的出行者也都能拥有安全、体面的设施保障。如果能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老年人乘坐地铁才不会有那么多“高危”因素。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彭杰

编辑:周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