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范恶保姆不能总靠视频监控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彭杰 编辑:黄上润 2018-08-16 15:03:04
时刻新闻
—分享—

  【社评】本报特约评论员彭杰

  据《华商晨报》报道,辽宁沈阳的刘女士每月花5000元雇来保姆,本想让自己患有小脑萎缩的母亲得到周到照顾,却在一次偶然查看家中监控时发现,86岁的老母亲屡次遭到保姆的殴打、虐待:拍打头部、抽打耳光、用勺子猛击面部……半个月内施暴七八次。近日,这位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的保姆崔某某被沈阳警方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很多人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家庭,只好选择请保姆帮忙照看家里的老人、孩子。但保姆行业的低门槛性和家政服务市场的野蛮生长,使得找到一个靠谱的保姆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归结于“运气”。毕竟,近年来频频被曝光的保姆虐待儿童、老人事件,已然一次次地挑战着公序良俗的底线,深深刺痛公众的神经。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几个“恶保姆”的极端案例就否定整个保姆群体,更不能由此污名化、妖魔化整个家政行业。相比于宣泄情绪,更值得追问的是:防范保姆施暴施虐该从何处着手,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实际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并不缺少对虐待儿童、老人这类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尤其是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被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在司法实践中,该罪的受害者往往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表达,所以偏重于以损害后果(情节恶劣)定罪会让很多违法行为逃脱法律的制裁。因此,仍有必要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入罪标准。

  另一方面,当前家政行业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人员流动性强,从业门槛较低等问题,且很多家政企业仅起中介作用,对从业人员的筛查、监管和培训不到位,这无疑为“问题保姆”作恶埋下了隐患。这也亟须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监管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强制性规定,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引导家政保姆行业朝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否则,脱离了制度化的威慑,雇主们仍只能将考察保姆优劣好坏的手段寄望于视频监控。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彭杰

编辑:黄上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