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儿孙满堂,一个家既包括老人与子女各自的小家,也包括几代同堂、老少同乐的大家庭。老人和子女及孙辈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这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好处。但是,万事都有一个度,若因此给老人造成了困扰,而子女还觉得理所当然,这就不利于家庭和睦。从长远来讲,这还不利于正确价值的形成,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需要好好引导并加以解决。”9月3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黄岩松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的确,各种形式的新旧型啃老,其实都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现象,因此要缓解这个问题,也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内部等各方协作形成合力。
父母
学会放手,量力而行帮带娃
当前“新型啃老”现象的出现某种程度也与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有关。对此,教育专家和“小巷总理”们也建议父母要学会放手,和子女保持适当的分寸感。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子女身上,对子女过度关心、关注,导致子女成年后还过度依赖父母。”黄岩松建议,父母们在进行爱的表达时,也要留有底线和分寸,这样才能够让子女们明白自己其实是独立的,对于父母的依赖是要有限度的。“帮忙有度,其实也是给彼此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有自己不受干扰的生活,在对方需要时伸出援手。这样相对独立的关系,可以让家庭关系更和睦,相处也更加融洽。
有多年处理家长里短事务经验的长沙市芙蓉区乔庄社区副书记李尚花则表示,老人对孩子爱的表达也需要温柔且有边界,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生活。“简单来说,不干预小两口的生活,不干预他们生几个孩子,不干预他们教育子女。始终记住:子女长大了,他们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该自己为以后的生活负责。所以不要操太多心,否则是吃力不讨好,如果把带娃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反而惯坏了子女。”
此外,李尚花还建议老人可以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一个空间。“父母是对待孩子最无私的人。但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父母也需要自己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量力而行,给自己划定一个可承受的帮衬范围。此外,还可以培养、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在帮衬孩子之余也有自己的生活。”
“我孙子现在5岁了,一出生我就过来带了。刚开始我是感觉一分钟都不能离开孙子,哪怕周末了我也还是‘备战’状态,觉得孩子们上班辛苦需要休息。结果没想到还闹出了婆媳矛盾,原来儿媳妇有时候觉得我老霸占着孙子跟她‘抢’孩子,还生闷气。”家住长沙市开福区的王娭毑告诉记者,现在她和孩子们已经达成共识,工作日子女上班她带娃;周末子女带娃她休息。“所谓家和万事兴,我们彼此互相体谅、关爱,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好。而且我也轻松多了,腰都不疼了!周末去和姐妹跳跳舞、唱唱歌,心情好得很。”
子女
莫当“甩手掌柜”,尊重老人意愿
除去那些天性懒惰,不愿吃苦挣钱,全靠父母养活,自己成家之后带着孩子再来啃老“伸手党”之外,绝大多数人啃老都是囿于现实经济的压力,已经超出了自己承担的最大限度。或者像新型啃老族一样,将孩子丢给老人带,夫妻两人去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黄岩松认为,虽然对于家庭而言,这似乎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是从实际出发,为了避免后续的一些矛盾,子女应当充分考虑老人带娃的意愿、老人的身体情况,以及双方育儿观念是否统一等因素。
“有些年轻人正视这一问题,妥善处理了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年轻人则忽略了这一问题,导致两代人之间出现裂痕。”李尚花表示,所以,子女应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勿当“甩手掌柜”,不能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更不能用养老来要挟父母。若父母无法帮忙,更不能责怪父母,也应体谅父母的不易。
“我是独生子,从小就被父母照顾得很周全。结婚生子后,父母从照顾我一人变成了照顾我一家三口。开始我确实没觉得有什么,后来时间久了,慢慢发现母亲的头发白的多了、腰弯的很了,才突然意识到,那个原来一直照顾自己的人需要被照顾了。”王娭毑的儿子刘先生感叹,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儿不懂父母恩。现在虽然改变不了“啃老”的现实,但是会从其他方面,比如从自己抽时间多带孩子给父母放假、关注父母的情绪,注重父母相关的节日等方面弥补父母。
社会
为家长教育子女“减负”,为老人丰富养老方式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这种‘新型啃老’的现象,其实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黄岩松表示,现在子女教育对一个家庭来说其实算是不小的负担。抚养一个小孩,除却吃喝拉撒之类的硬性开支之外,还有许多因培养教育等形成的软性开支。诸多的抚养成本给年轻父母形成了巨大的包袱,再加上房贷、车贷,对年轻父母来说让他们举步维艰,啃老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案。
对此,黄岩松建议,政府可考虑在政策方面向教育倾斜,降低教育成本,减轻年轻人的压力,让年轻人养得起孩子。“比如,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范围及力度,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着力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
黄岩松向记者举例,2019年10月8日开始,河南郑州陆续在全市中小学推行中午配餐、下午放学免费延时托管,缓解长期困扰家长们的午餐难、接送难问题。“这样一来,各种补习班、午托班、晚托班纷纷关门,家庭沉重的额外教育支出没有了,给年轻人降低了教育负担。”
除了教育成本减负这个具体的举措之外,黄岩松还建议,政府可考虑大力兴建各类养老场所,积极发展社会化多元养老模式,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护理保险制度,提升社会化养老的水平,用“智能养老”、互联网科技满足老人们的聊天、护理、陪伴等多元需求,减少老人们对子女的心理依赖,将子女从如何为父母养老的忧虑中解放出来,让老龄化压力转化成为科技进步、消费升级、文明进步的发展驱动力。
链接
多地出台地方法规禁止啃老
我国国情特殊,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呈现出子女与父母的天然依赖。对于那些付出最大努力仍无奈“啃老”的人要靠觉醒和自律,但对恶意“啃老”者,要靠长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化和引导,甚至通过立法等手段强制约束。
近些年来,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省都出台了地方法规,禁止啃老,从立法层面对“啃老”加强约束。其中,河北出台的新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但是想要解决啃老的问题,单靠以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通过社会舆论的大力宣传,利用媒体、学校等力量,从劝诫、倡导、约束等多方面着手综合治理,让“爱老敬老、拒绝啃老”成为社会共识,让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觉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