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扫码,不让坐公交车。”24日,一则央视报道的“哈尔滨老人乘公交无法扫健康码,被司机停车拒载”的新闻引发热议。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推行健康码是出于保护市民安全健康的必要之举。但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完善公共服务,为这类不会“触网”的“特殊人群”留出一条慢行道,使他们适应智能时代,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老年人与智能生活的距离有多远?使用不了快递柜而无法取出快递;无法网络挂号只得起大早现场排队;没有电子支付享受不了折扣、政策红包……数字化时代,看病挂号、网络购物、政府办事乃至日常出行都离不开智能手机。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处在数字化社会的盲区。随着电子平台越来越多,人工窗口越来越少,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反倒成为了老年人生活的门槛。
数字化潮流不可逆转,但因此为老年人或其他弱势群体带来的不便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健康码成为出入公共场所的必备通行证,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因此成了出行的“困难户”,有网友评论称“这不是技术出了问题,是服务出了问题”。目前,为方便老年人出行,湖南等地通过其电子健康卡微信公众号提供了 “添加验证他人健康码”功能,数据在扫描端更新,老人只需携带打印出的健康码,便可以顺畅通行;哈尔滨等地也正在加快推进交通卡和健康码的互相认证。可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触网”状态,了解无智能机人群的需求,便能为化解老人的智能生活困境打开新思路。
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社会温度,考验着公共服务的人性化和精细化。长沙丰泉古井社区组织年轻党员成立了“红色代办队”,专门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网购”“网约车”“网上挂号”等暖心服务;在贵州,针对老年人等无智能手机的人员,由住所地审核并加盖公章出具健康通行证明;上海曹杨影城对无法扫码留痕的人群,采用专门的登记本进行纸质留痕……这些微小但贴心的举措,为没有赶上“数字化技术列车”的人群留出口子,更凸显出精细化社会治理的温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理应多一些善意和包容。科技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与其催促老年人跟紧智能化时代的节奏,倒不如让服务更多一点温情。比如,社会服务的相关部门,保留一定比例的可供老年人优先的人工窗口;智能化设备旁,多一些态度耐心的志愿服务人员;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再周全一些、再细致一点,才能不让老年人在时代的发展中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