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本报特约评论员时言平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在网络上被讨论得热火朝天,并衍生了一个新名词——“陪伴式啃老”。剧中苏家父母一生大半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苏明成身上,然而他却认为苏家三兄妹里只有他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这是母亲自愿为他付出的,他不是在啃老。而在支持者的眼里,那些连陪伴都做不到的子女,并无资格对苏明成们予以指责。
在老龄化急剧加快、年轻人压力倍增的双向挤压下,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显然是个不易解答的问题。但“陪伴式啃老”,就像是一些人披上正义的外衣,在现实纠葛之下寻求的某种“平衡术”,说是剜肉补疮,并不为过。那些认同“陪伴式啃老”的人,显然有意加重了“陪伴”的砝码,从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啃老”对于社会正向价值的戕害。
自恃“陪伴”带来的道德优越感,便能遮蔽“啃老”的人格瑕疵吗?当然不是。陪伴固然重要,但实现陪伴的路径绝不只有放弃自力更生而一味选择“啃老”,即便父母确需陪伴,乃至愿意被“啃”,也不应该被鼓励。平心而论,倘若子女确实面临买房、结婚等压力,在父母条件宽裕的情况下,适当接受父母的帮助度过困难期,从情理上讲,并非不能理解。但对一个理应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成年人来说,仍理所当然地依靠父母的财富满足自己吃、穿、住、行的所有需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啃老”能借“陪伴”之名变得顺理成章,对整个社会而言,消解的则是奋斗的意义和拼搏的价值。
当然,反对以“陪伴”之名美化“啃老”,绝不意味着否定“陪伴”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只不过,无论是出于反哺式的感恩,还是出于履行法定义务,子女陪伴父母本应变得更加自发、纯粹,而非一场交易。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获得子女陪伴也是理应享有的权益,即便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子女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又或者“常回家看看”打了折扣,也并不意味着实现权益需要通过默许啃老的方式来赎买。
总之,父母的宠溺跟子女的啃老,都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失去边界意识的体现。“陪伴式啃老”,抑或“不孝式奋斗”,看似“都挺好”,其实“都不好”。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