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不少老年人面临“看病难、挂号难、流程繁”的困境,助医陪诊员逐渐成为新兴便民职业,但行业长期缺乏统一标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11月6日,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正式发布《助医陪诊服务规范》(T/CSBX 0034—2025)团体标准,这是湖南省首个针对助医陪诊行业的专项规范,将于12月6日起全面实施。该标准的出台将为行业发展划定“硬杠杠”。


12家单位联合起草标准,覆盖全服务链条
据悉,该标准由长沙湘医健康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提出,联合长沙市第一医院、长沙市人寿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起草,历经多轮调研、论证和专家组技术审查后正式获批。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制定,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明确规定了助医陪诊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应急处理、评价与改进等核心内容,适用于所有助医陪诊服务的提供方。
从具体内容来看,标准不仅对陪诊员的健康状况、专业知识、服务礼仪等基本条件作出明确要求,还细化了从预约沟通、就医陪同,到诊后随访的全流程规范。例如,陪诊员需提前熟悉医院布局和就诊流程,就医时需协助患者完成挂号、缴费、取药、检查引导等事宜,同时要做好患者隐私保护。针对突发情况,标准还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安全。
有利于破解行业乱象,保障医患双方权益
“以前看病是一件难事,找陪诊员全靠朋友介绍,怕遇到不专业的耽误看病,现在有了标准就放心多了。”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张女士今年78岁,子女常年在外工作,独自就医时常常因不会操作智能设备、不熟悉就诊流程而手足无措。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在老龄化社会中十分普遍,而此前助医陪诊行业缺乏统一规范,部分从业者存在资质不足、收费混乱、服务缺位等问题,既影响患者体验,也制约了行业发展。
湖南省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助医管理分会首届主任委员、长沙湘医健康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涂文武指出,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破解这些痛点。对患者而言,标准明确了服务边界和质量要求,陪诊服务有章可循,避免了“花钱不办事”“服务不到位”等情况;对从业者来说,统一的服务规范和评价体系为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认可度,让助医陪诊从“零散兼职”向“正规职业”转型;对行业而言,该标准填补了湖南助医陪诊领域的规范空白,将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有序发展”转变,通过评价与改进机制,倒逼陪诊服务质量提升。
适配老龄化需求,完善健康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不少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 和“行动不便”的双重困扰,助医陪诊服务已成为刚需。数据显示,2024年末,湖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536万人,占总人口的23.49%。仅长沙市60岁以上常住人口已达177.72万人,其中独居、空巢老人占比逐年上升,助医陪诊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此次湖南首个助医陪诊团体标准的出台,不仅是对新兴职业的规范引导,更是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务实举措。标准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流程,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就医更便捷、更安心,有效弥补了家庭照护和医疗服务之间的缺口,完善了多层次健康服务体系。同时,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助医陪诊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记者武维利
一审:武维利
二审:鲍杰
三审:贺银河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维利
编辑:武维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55/98/154119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