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
九月十四 乙巳年 丙戌月 丙子日
为抗日捐躯的爱国实业家方液仙
方液仙,浙江镇海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化工业先驱之一。1912年,他筹资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拉开了国内日化工业生产的序幕。他倾尽全力振兴国货,开发生产系列日化产品,与洋货抗衡,开创国内化工业之先河,为中国日用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有“国货大王”“化工大王”之称。抗战时期,民族存亡之际,他联合爱国工商界人士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将工厂改造为伤兵医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彰显了拳拳爱国之心。

立志实业救国
方液仙少年时曾在上海中西书院就读,在这里接触到西方自然科学。当时,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列强的洋货盛行,尤其是日本对中国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在中国开办工厂,把日本商品倾销至中国,对民族工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方液仙目睹列强侵略,国家蒙难,国内工业凋落,暗下决心实业救国,兴办民族工商业,抵制洋货。
1912年,方液仙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简称中化社),主要生产牙粉、雪花膏等日用化学品。几年后,方液仙了解到国际市场上的新产品——牙膏代替了牙粉,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学习美国“丝带”牌牙膏。他改进工艺流程,全身心投入研制牙膏。1923年,方液仙成功研制中国第一代牙膏——“三星”牌牙膏,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牙膏厂。由于“三星”牌牙膏质量胜过牙粉,香味宜人,售价每支2角,而当时美货“丝带牌”牙膏售价为每支7角,所以“三星牌”牙膏一投入市场,立即畅销国内,之后还远销东南亚,甚至连非洲都有售。为实现牙膏生产国产化,方液仙还创办了一些附属企业,实现了自产自销,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改变了过去依赖进口的局面。
打造国货品牌
“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民族工商业带来生机。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呼声席卷全国,人们均以购买国货为荣,中化社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方液仙备受鼓舞,立即着手开发研制新产品,并开设分厂。1920年,方液仙在上海创办中化社第一厂,生产牙粉、香膏、香水等50多种日化产品。当时,日本“味之素”独霸中国调味品市场,为抵制日货,方液仙派中化社技师赴海外学习生产味精技术,后经多次试验,成功试制出国产味精。其后,方液仙再建第二厂,专门生产味精、酱油等调味品。他联合其他国货味精厂商,扩大生产,拓宽销路,终于把日本的“味之素”挤出中国市场。这是国货的一次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更加坚定了他发展生产的信心。
1928年,方液仙加大投资筹建第三厂,着手开发新产品,主攻生产“三星”牌蚊香,增加肥皂、甘油、薄荷油等日化产品。他组织人员试种蚊香关键配料除虫菊,经反复试验掌握了机制蚊香技术,试制生产出机制盘香,打破了日产蚊香独家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三星”牌蚊香一问世,立即受到日产蚊香的倾轧。面对强敌,方液仙大力宣传国货,打出“国人爱国货,请用国产三星牌蚊香”广告。“三星”蚊香系列产品不但销售到全国各地,还远销到东南亚地区。1938年,中化社“箭刀牌”肥皂投产,产品质量受到民众的认可。为降低成本,配套生产,形成原料加工、成品、包装一条龙,方液仙又兴建了几个直接为中化社服务的工厂,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基本自给的工业制造系统,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日用化工联合企业。
坚守民族气节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抗日热潮。方液仙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担任“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委员,募集抗战捐款,慰劳十九路军,并在厂区开办临时伤兵医院救护伤员。1932年,他联合华生电器厂等民族企业,在南京路举办“国货临时联合商场”,创办中国国货联营公司,于南京、宁波等地设10余处分支机构,构建国货联销网。经营上,他通过先发货后收款扶持小本经营者,以分级累计奖励制激励推销员,吸引众多商贩参与销售。因国货公司商品丰富、服务优良,加之薄利多销,既让供需双方获利,又契合民众爱国热情,使得“三星”牌系列产品畅销。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方液仙义无反顾,再次出资创办了规模更大的伤兵医院,组织一部分员工从前线运送伤兵和进行联络工作。方液仙积极支持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爱国进步团体“益友社”,担任名誉理事,为该社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
中国国货运动使日本在华财团的利益受到重创,方液仙成了日本侵略者的仇视对象。他们在方液仙的工厂外滋事,制造事端。方液仙多次拒绝日伪方面的拉拢合作,日伪当局对方液仙利诱不成,便施以威胁恫吓。1940年7月,方液仙遭日伪特务绑架勒索,不幸被害,年仅47岁。为纪念方液仙,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烈士名录中,方液仙作为唯一的商人,与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名字并列。
整理自:理论网、宁波新闻网
一审:武维利
二审:鲍杰
三审:贺银河
来源: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一展厚
编辑:武维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54/74/1539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