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
五月廿九 乙巳年 壬午月 甲子日
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的金融密码
资产证券化通俗而言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简单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的资金收入为偿付保证,通过一系列包装设计,变成了市场中可以交易的有价证券。
比较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我国在1992年海南首推地产投资券项目,首次开始了证券化的尝试。2000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获准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但由于诸多原因,该试点未得到立即开展。直至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获准作为试点单位,分别作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单位,标志着我国本土证券化的试点正式启动。
但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脚步一度受阻停滞,直到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并在2014年获得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平稳,截至2024年,全年发行各类产品约1.98万亿元,年末存量规模约为3.82万亿元,在服务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为金融市场和各参与者带来了巨大利益。对金融市场而言,资产证券化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它也有助于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领域,支持经济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等发起人而言,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能够将未来的现金流提前变现,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同时还可以为发起人转移提前偿付风险。对投资者而言,以资产担保的证券更具吸引力。资产证券化把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证券,同时通过分散化的资产组合担保以及信用提高措施,降低和分散了证券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高流动性、低风险的投资工具。
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金融机构将信贷资产(如贷款)打包为证券进行发行。例如,银行可以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或企业贷款等打包成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
实体资产证券化:涉及将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设备)转化为证券。例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就是将房地产资产打包成证券进行发行。
证券资产证券化:指以既有证券组合为基础发行新证券。例如,担保债务凭证是通过将一组债券或其他证券作为基础资产,再以此为基础发行新的证券。
现金资产证券化:这种类型涉及基于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如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例如,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进行发行。
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有力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但是,一些机构和个人假借“资产证券化”业务,与“原始股”“上市”“众筹”等金融业务混淆包装进行虚假宣传,涉嫌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扰乱金融秩序。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不低的门槛,一是资产证券化产品须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合格投资者包括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二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单笔购买必须不少于100万元;三是资产证券化产品须在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交易场所交易,包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等。如果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时,没有通过以上规定的渠道,也没有遇到上述门槛限制,那多半是遇到了骗局。
作为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正通过不断创新与规范,为实体经济注入持久活力,其多元化的实践场景既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为投资者打开了资产配置的新窗口。
然而,市场的繁荣离不开理性的参与,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需牢记“基础资产是核心、合规门槛是底线”,在投资前,要确认自身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不被“无门槛高收益”误导;要穿透产品包装,核查基础资产真实性,警惕虚构交易或模糊风险的陷阱;要通过证监会认可的正规场所交易,远离非合规渠道。
整理自:期刊《资产证券化浅析》《论资产证券化》《2024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中国经济网等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一展厚
编辑:武维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49/62/1499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