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
八月初五 乙巳年 乙酉月 戊戌日
俭,德之共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训俭示康》
解析:
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
司马光一生尚俭戒奢,为了将这一美德传扬后代,他专门为其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从日常起居到为官之道,皆谆谆教诲。在这篇著名的家训中,他集中强调生活中尚节俭、戒奢侈的重要性,开篇即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文中,他援引“俭,德之共也”作为立论核心,深刻阐述了节俭是各种好品德共有的特点。司马光节俭至清,即便官至宰相,依然自持素朴。史载其“为人廉洁,口不言财”。司马光去世后立神道碑,皇帝派人赏赐二千两白银作为经费,其子司马康却坚辞不受,认为此皆官钱,民之所出,不可妄取。
俭者,正因知足寡欲,不被物欲羁绊和牵累,故能专注于自我内心成长和内在精神探求,为学修德、爱民助人、专注事业、追求人生理想。当一个人精神世界富饶丰盈,内心自然也是充实、富足的。
回溯历史长河,无数古圣先贤以节俭为人生圭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始终好学不倦,内心充盈着对儒家大道的忠诚信仰与向世人传播儒家政治主张的坚定志向,这种“贫而乐道”的生命实践,映照出超越物质的精神光芒。诸葛亮用生命践行“俭以养德”的箴言,临终时家产不过“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将全部心力投入到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之中,在大我之境中实现了生命的丰盈……他们追求节俭淡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心之富足的真正内涵。
心若知足,陋室亦如华屋;人若寡欲,粗茶淡饭亦有至味。
整理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成都市纪委监委、徐州市纪委市监委网等
一审:武维利
二审:鲍杰
三审:贺银河
来源: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一展厚
编辑:武维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943/94/1524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