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2025年9月5日|财富名言录: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25-09-05 09:16:01 字号:

防非湘守365网页版抬头_.jpg

2025年9月5日,星期五

七月十四  乙巳年  甲申月  丁丑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解析:

不要为贫贱忧愁,也不要竭力去求取富贵功名。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援引了黔娄之妻的一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也是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贫富观的写照。历史上,很多人都有过关于贫富观的论述。白居易说:“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马融说:“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无不说明“人生富贵驹过隙”的道理。

9月5日.jpg

今天的一些大家,在名利面前的持守,同样为人敬仰。20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讲学,待遇极为丰厚,却遭钱拒绝,原在他不为利去。季羡林曾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意在不为名累。

而纵观历史,官员因贪图名利导致家破人亡、殃及子孙的比比皆是。东汉时期,被称为“跋扈将军”的梁冀,贪得无厌,倒台后抄没家财30多亿银钱,子女及家族成员“无长少皆弃市”,全遭诛杀。唐朝巨贪元载,虽让子女和家人尽享一时的荣华富贵,后来却招致满门抄斩。

普通人之于名利,未必有名人贤士的境界,亦不必苛责求全,但至少也当知追求名利过犹不及的道理,懂得“善不由外来,名不可虚作”。设若求之过切,逐之近极,则必然陡生事端,终而愧悔无及。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乍看惊富贵,凝视即云烟”,时光流逝,惟真心真情不变,惟平淡平常为真。明了这一点,生活别具一种幸福的美感,是谓知足而常乐。

整理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人民日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等

点这里,获取更多天的“湘”守

一审:武维利

二审:鲍杰

三审:贺银河


来源: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一展厚

编辑:武维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