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紫鹊界,云蒸雾霭。梯田美景,如带、如月。紫鹊界梯田分布在海拔500米到1200米的山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梯田全靠基岩裂隙水自流灌溉。经过持续的保护性开发,紫鹊界梯田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当下正在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新化县水车镇仙石村人罗忠林便是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十年前,他放弃高薪,返乡创业投身田间。就在这让人流连的梯田上,罗忠林重拾水稻老种,古法耕种,种出了想要的大米。
毅然返乡,重拾水稻老种古法耕种
凭借起源于先秦的具有2000余年历史、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以及四时迥异的梯田风光,一些沿用至今的古代稻作生产方式,让紫鹊界梯田获得越来越多关注。
“毕业之后,我待在城市做了十年室内设计,但是没有归属感和踏实感。”罗忠林告诉记者,2013年,他不顾妻子和父母的反对,辞去了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自己热爱的家乡。
一些农人世代传承下来的老品种水稻,口感好、风味独特,在城市里很少见。如今耕种老种子的人少了,一些种源正逐渐走向濒危。回到家乡,罗忠林致力于中国原生稻的重生与寻味。“传统农业与原种保护是未来的高品质农业。”罗忠林一直在关注、收集在家乡种植多年的老种子。他跟母亲学习给各种蔬菜留种,饶有兴趣地看母亲用母鸡孵化小鸡小鹅。2015年,罗忠林曾与《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栏目记者马金辉一同在紫鹊界做过田野调查,对老种子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2016年3月,罗忠林将紫鹊界丫鬟寨一位农户自留的“麻谷红”“白沙糯”“鱼籽糯”等常规稻种引种下山,在自家田里试种了一亩五分田,不施农药化肥,山泉水灌溉,人工除草,真正有机种植,结果这一亩五分田由去年的16担谷减产到8担谷。母亲埋怨亏大了,说稻穗死了好多,整个田里就是一个草窝。罗忠林却通过试种得到了一个答案,稻子与草共生也能有所收成。他割了一些饱满的稻穗回去,明年继续种。
2019年,罗忠林的老种子稻种增加到十几个,面积扩种到十几亩,紫鹊界景区的梯田,耕种难度更大。从选种、浸种、发芽、撒播、出苗、分蘖、犁田、耙田、插秧,他都亲力亲为。他严格遵循农时节令,认真倾听老一辈农人的传统耕作经验,再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做出调整。从插秧后固蔸、拔节、孕穗、抽穗、齐穗,再到开花授粉、籽粒灌浆、结实成熟,稻禾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让他忐忑不安,既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可以早日看到结果,又期盼着时间慢一点,以便更加细致具体地记录稻禾的生长过程,就以这样起伏的心情经历了132天后,罗忠林终于看到几个老品种也稻穗长长、谷粒累累。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罗忠林当年回家,就是想种好田,出好米,让大家吃上一口可口又健康的米饭。他在云南、贵州、湖南的深山老林里不断寻访老稻种,一年一年地找,一亩一亩地种,从来不放弃。几年时间的探索实践,老种子的价值逐渐凸显,产量越来越高,稻禾抗病虫害能力强,谷物形态美,香味浓,入口稠而不黏,口感香甜,受到市场认可。当地农人也慢慢觉察出老种子的价值,重阳蒸米酒年终舂糍粑开始选购“白沙糯”“鱼籽糯”了。罗忠林更相信科学的数据,他把他的米送去检验,一般稻米的重金属含量每千克会达到0.4mg,有的地方甚至用这个作为衡量标准,但他的米重金属含量每千克只有0.1mg多一点,远低于国家标准。
现代“农夫”,开拓”传统农业”新价值
“起初,是自己和家人一起探索和耕种,逐渐有了收成后,也带领起乡亲们一起。”2018年12月,罗忠林正式成立心田合作社,开启了一个既小又新的模式探索,即“新农夫+老种子=传统农业”的新价值,“一个人+一群人=乡村建设”的初探索。
罗忠林希望打造一个乡村理想共识社区,让每一个社员成为一个美好乡村生活的发现者和缔造者,“我们不仅仅是做经济上的合作社,还要做到修复土地和共同富裕,有真正的反哺机制。”罗忠林说,合作社会拿出每年利润的10%对养老、青年就业和少儿教育方面进行支持。
经过几年探索,老种子的产量越来越高,在市场上也愈发走俏,合作社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稻农加入。如今,合作社已有35户社员。在做好生产和种植的基础上,罗忠林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打造“水田坊”。他把“水田坊”的主打产品定为“紫鹊山泉贡米”,米的外包装选用“五谷丰登”的乡村版画,简练,清爽,让人一见温暖:“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爱自己”的主题表达,自然,素朴,情意绵绵。罗忠林怀着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带领紫鹊界的年轻人,进行五色稻米的推广。他们为每一种颜色的稻米都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白米叫“照夜白”“月山白”,黑米名为“远山黛”,红米叫作“云谷红”,紫米叫“烟笼紫”。
您可以扫上图二维码或加罗忠林微信“shuitianfang”了解、购买五色稻米
如今,当地五色稻米已由最初的70亩,发展到5000多亩,一年的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价格是普通稻米的六七倍。“紫鹊界贡米”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小小稻米就这样被他们做成了大文章。
金秋九月,央视国际频道《记住乡愁》栏目组来到紫鹊界,对心田公社进行了调研走访,跟踪拍摄了罗忠林和社员们的一些农事活动。栏目组觉得,“紫鹊山泉贡米”不仅米质优良,更重要的是心田公社按照古法种植、简约素雅的包装和诚实用心的经营理念,赋予了米以文化价值,把紫鹊界两千多年的稻作文化进行一次整体的提炼和转译,为每一款米取的名字都与紫鹊界独特的人文自然生态环境达到完美的契合。在紫鹊界梯田的拍摄现场,有人说“心田公社的米是好,但还是有点贵”,罗忠林坦诚地说:“紫鹊界昼夜温差大,稻禾生长周期长,一年只种一季,我们的稻田都是山泉水灌溉,人工除草,鱼、鸭、稻一起生长,用传统农法种植,又是老品种,自然价格要高一点。我们每一款米的后面都包含着紫鹊界丰厚的历史根脉,也饱含着耕种者的一路艰辛和精心护理,包括我们对农业的那份温柔、对土地的那份情感,对生命的那份敬重。其实也只有让它的价值得到提升,才有可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让土地得到善待,得到激活……”
通过原生水稻的复兴,传统农耕的传承,重建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食物的美好连接。这位“新农夫”带领村民在探索中前行。现在,心田合作社生产的大米也已经有了成熟的销售渠道。“目前,我们一共有5个销售渠道,包括企业定制、酒店供应、家庭零售和分销代理,此外也在抖音平台(”石榴小院“)上进行直播销售。”罗忠林坦言,将来还会尝试三产融合,从大米生产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文旅产业等。
去年10月底,罗忠林带着他的五个"孩子"——“照夜白”“月山白”“烟笼紫”“远山黛”“云谷红”去广西南宁,参加了以“种子活态保护利用——促进生态文化保育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种子课程培训班,在对老种子保育的方法和路径上有了更深的感悟。传承老种子,不仅是坐而言,更在起而行,走下田间地头,让种子既能“存起来”又能“活起来”。他将力所能及地带动乡亲们藏种于农,并在自己的土地上,践行着种植梦想,种出自己的未来!通讯员王普 朱蓉 罗瑞花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王普 朱蓉 罗瑞花
编辑:武维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646756/64/1337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