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各地陆续结束。江苏南京等地的人口普查员梳理出了一些人口流动新现象——城市“老漂族”多了,农村返乡“归雁”也多了。在“归雁”群体中,除了有年轻人返乡创业外,不少50—70岁的中老年人也选择回乡干事业。
调查:半数人有返乡想法
退休后,你是否愿意回乡做点事?15日,记者对215位50—70岁的老年读者及网友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曾有过或正有着返乡的想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想为家乡发展出一把力。
对此,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认为,现在城市退休者一般都身体较好,尤其是退休干部,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学者多半正处于精力充足、历练成熟的人生阶段,但他们退休以后多半只能在城里休闲养老,若退休后返乡,说不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从某高校退休后,湖南湘潭的夏昭炎一直想着帮助老家的乡亲和孩子们多学点知识。他带着妻子回到老家,将一间闲置旧房买下,办了一个农家书屋,发动学生、亲友捐书,筹集了7000多册图书。如今,书屋每到假期会开设“少儿假期学校”,开设古典文学、音乐、美术、益智游戏等课程。
退休后,您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提高家乡人民文化水平35.4%
宣传家乡资源27.4%
带领家乡人民创业致富19.1%
其他18.1%
准备:通过人才中心建立联系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卢惠民看来,如果想要返乡干一番事业,需要提前做点准备工作。
卢惠民今年60岁,多年来,他一直想用自己的力量造福老家山东济南莱芜区,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不知道和哪个部门对接”。去年11月,他得知老家一家企业在北京设立了人才科创联络中心,他认为这是个好时机。于是,他主动联系人才中心,之后受到了家乡企业的热情邀请。在家乡企业的帮助下,卢惠民与莱芜区政府取得联系。今年10月底,在多番考察、交流后,卢惠民完成了公司注册,自己擅长的科研项目也正式落地。
“最好先了解当地有没有对口岗位。”山东青岛71岁的谭期塑是一名退休医生,他一直想回老家开个诊所,给老乡们看看病,帮着普及健康知识。后来,他了解到,老家街头已相继开了数家诊所,竞争压力非常大。不过,他了解到,老家镇上的医院正在扩大规模,于是跟医院办公室联系,对方热情邀请他定期下乡送医,给年轻医生培训。这两年,医院遇到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年轻医生总会通过视频等方式,请谭期塑支招。
经验:抱团行动更易成功
在南京师范大学61岁的教授任勇看来,抱团返乡干事业或许更容易成功。5年前,在老家湖北省宜昌市政府的邀请下,任勇回到家乡与33名插队的知青重聚。在聚会上,他深感要为家乡做些什么,这个想法得到了知青朋友蔡振涛的赞许。这次聚会后,任勇、蔡振涛和村里三方达成合作协议,任勇出核心技术,蔡振涛出资金,村里出土地,三方合作办一个食品加工厂,将当地的特色果蔬加工后对外销售。“如果没有同伴,我可能没有这份勇气。”任勇说。
返乡后更应与当地的政府部门、精英人才等抱团。浙江温岭65岁的林家阳回乡后办了个设计博物馆。为了打响名气,他联合家乡宣传部门、人才办等举办创意大赛,提高了家乡知名度的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