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内容的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被人们称之为“家门口的医院”。近日,记者走访了长沙市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已经实现大提质,为居民提供着越来越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家门口的医院”正在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
服务零距离 “老病号”过上健康新生活
6月12日,80岁的张娭毑来到开福区水风井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一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结果显示她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都控制得很好。老人开心地诉说着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她的好:服务站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她每天都可以来服务站免费测血糖、血压,时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签约的家庭医生经常嘘寒问暖,通过定期监测、上门随访等方式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虽然儿女在外地上班无法陪伴左右,但她依然能放心地居家养老。
张娭毑只是长沙市无数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受益者之一。自2009年起,长沙开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向广大居民免费提供服务,服务项目拓展至14大类55项,覆盖城乡居民生命全过程,市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能免费享受。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的社区服务机构越来越成熟,服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2019年望麓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为社区的2066名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1845名高血压患者、706名糖尿病患者也一一登记在册,辖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也纳入规范管理。该中心为这些老病号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同时,社区还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辖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小病就近治 居民得实惠
一直以来,人们总觉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资源和技术有限,不过是感冒发烧了去开点药输输液的地方。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最基本医疗服务基础上,都在积极开拓特色服务、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6月15日,记者走进长沙市开福区望麓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空间开阔,就医环境舒适。输液室里有不少人正在打吊针。中医馆、产后康复中心等诊室也有不少人在此进行治疗。正在中医科治疗脊椎病的王大妈说,这里离家近,看病方便,收费不贵,治疗效果也挺好。记者了解到,芙蓉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照标准建设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了至少300种重要饮片,开展了六类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最大限度满足了居民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芙蓉区文艺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毫不起眼地坐落在商业门面间,就诊者只能通过狭小门面里的电梯上楼进入医疗区。但该中心用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场地的劣势,与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长沙市中医院等建立专科医联体或医疗联盟,成立“名医工作室”,知名教授定期到该中心坐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也在这里得到探索和尝试,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有名医“排到号、看上病、看好病”。
“谁说社区舞台小留不住人才?”芙蓉区东屯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生于辉滔就创造了社区医生“一号难求”奇迹。他扎根基层十年,用心服务居民,成为深受居民信赖的社区名医,每天接诊患者近百人。今年1月,东屯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辉滔领头,挂牌成立名医工作室,成立学科团队,打造优势项目和品牌特色,为居民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着力健康教育变“治已病”为“治未病”
同样怀孕做母亲,家住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的吴小梅比偏远乡下老家的姐姐要幸福安康得多,吴家姐妹体重偏胖,姐姐几年前怀孕期间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母子生命受到威胁,经多方治疗好不容易才转危为安。去年吴小梅怀孕了,她忧心忡忡,担心也像姐姐一样。幸运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孕妇学校,定期请省、市妇幼保健方面的专家来讲授孕期保健知识,小梅怀孕后按照所学的健康保健知识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并定期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血糖、血压,孕期一直保持着健康状态,6月28日,小梅顺产,母子健康。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送医送药不如送健康。近年来,社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逐渐从面向病人变为面向全体居民,由忙于“被动”治病转向重于“主动”预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看病,还给居民们上起了健康课,做起了“大保健”。如2019年望麓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展了“世界抗癌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等12次健康咨询活动和20余次健康讲座,“合理膳食”“居家保健”这样的新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老老少少的日常交谈中,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医疗费用相应降低。
“家门口的医院”发展仍需各方扶持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据了解,按照“一个街道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的原则,目前长沙市已基本实现社区居民能在15分钟之内走到医疗卫生服务点的目标,但为何还是有很多居民没有选择享受“家门口的服务”,“舍近求远”扎堆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如何才能更好的造福居民?采访中,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吐露了他们的心声:
宣传力度有待加强。采访中,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苦笑着说,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和好处还没有得到群众广泛知晓和认可。他们上门做健康宣传时,经常会陷入居民误会成促销员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局面,很多居民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今能够提供非常人性化的常规服务、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特色服务等项目,甚至还有不少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居住地周边哪里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扶持政策仍需加大。家门口看病物美价廉是关键,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越来越重视,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好。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然普遍存在资金缺乏、人才留不住,影响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问题。比如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易发人群的治疗服务,需要免费测量血压、上门义诊等,工作十分繁杂。可医疗人员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群众的健康卫生需求。另外,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不够好,医疗设备落后,治疗空间小、药品品种不全也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
社区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大中型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也不尽人意。据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尽管他们与大医院、名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并没有约束力,真正从医院康复后转回社区医院作后续治疗的患者几乎为零,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既有患者对社区服务机构缺乏信任的原因,也是医疗管理体制未理顺的体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发展,必须有过硬的医疗服务作后盾。人们期盼相关部门能够在宣传、医保、财政的政策以及经费上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大的支持。相信随着政策配套、医联体建立、基层人才培养等举措一一落实到位后,“家门口的医院”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服务越来越好!
■相关链接
社区开展的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目前开展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有14项。
一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建立健康档案。2.健康档案维护管理。
二、 健康教育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三、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管理。2.预防接种。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四、儿童健康管理
1.新生儿家庭访视。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3.婴幼儿健康管理。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1.孕早期健康管理。2.孕中期健康管理。3.孕晚期健康管理。4.产后访视。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健康指导。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
1.检查发现。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检。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患者信息管理。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检。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筛查及推介转诊。2.第一次入户随访。3.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4.结案评估。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1.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2.儿童中医调养。
十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十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1.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3.学校卫生服务。4.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5.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
十三、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省级卫生计生部门作为本地区免费避孕药具采购主体依法实施避孕药具采购。2.省、地市、县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负责免费避孕药具存储、调拨等工作。
十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1.健康促进县(区)建设。2.健康科普。3.健康促进医院和戒烟门诊建设。4.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5.12320热线咨询服务。6.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