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份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我们在响应总书记号召的同时还应有所觉悟: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是重点。”自本报“全国两会民意直通车”栏目开通以来,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反映心声,湖北监利县71岁的李建国来信希望国家能关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老年群体。李建国的心声在老年群体中引发共鸣,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对此表示关注。
心声防疫意识淡薄是最大“风险”
我是一个失独父亲,儿子去世后我和老伴带着孙女在乡下生活。去年年底,从电视和手机里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新闻后,我叮嘱老伴不要外出。孙女放寒假回家后,我也要求她足不出户。但我周围的老年人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尤其是过年前几天,虽然新闻天天提醒大家不要聚集,可我的邻居们却压根没把疫情当回事,还是常常串门、聊天,有两个经常来我家闲聊的邻居上门被我拒绝后,还嫌我不近人情。我提醒他们要做好防疫措施时,他们还反问我:哪有病毒,我怎么没看到?(湖北监利李建国71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久,我就再三和父母说出门要戴口罩,但他们却充耳不闻,直到被社区志愿者批评才戴上口罩。春节后不久,父亲突然发烧,我带他去定点医院检测核酸,虽然确诊只是普通感冒,却依然在发热门诊待了一个星期。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早上洗完头发后在楼下吹风着了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父母尚且缺乏防疫的意识,其他家庭的老人更是可想而知。希望国家能加强宣传,普及老年健康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提高老年人的疫情防范意识。(湖南邵阳 马玉华 52岁)
现状老年群体急需“补课”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3月31日公布的一项研究认为,在60-69岁年龄段,中国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病死率为4%;在70-79岁年龄段的患者中,病死率为8.6%;在80岁以上患者中,病死率为13.4%;而其他人群的病死率为1.4%。截至2月11日我国报告的44672例病例统计,60岁以上病例数占比达31.14%;在1023例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的占比为81.04%。
不仅如此,自“非典”后,尽管我国对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但近年的多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仍亟待提高。有研究者在吉林、四川等地调研发现,高年龄组(≥60岁和50-59岁)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项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老年群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与技能,迫在眉睫。
建议从社区层面普及健康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认为,老年群体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和基础性疾病,加上信息获取能力和危机反应能力相对不足,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属于高危人群。所以,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必须机制化、常态化。一方面,可以由国家卫健委牵头,成立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健康信息支持与服务网络,以保证老年人群及时、便捷获取全面、准确、权威的健康知识与信息。另一方面,鼓励以社区老年大学等为阵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人员巡回宣讲疫情防控、健康老龄化、医养结合等知识,让老年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实行有效的自我保护。老年人群也要主动学习相应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胡春莲说,社区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突出“预防、控制、治疗”三个环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胡春莲表示,她将持续关注这一话题,并将形成建议,带上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