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互联网基金保险等抢滩养老产品

来源:解放网 作者:李俊 杨晓东 汪奕晨 杨瑷竹 编辑:周娜 2018-08-23 09:04:19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互联网基金保险等机构抢滩养老产品

  最新消息,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将于下周发行,近期养老市场成为各路金融巨头的“香饽饽”:互联网机构搭台养老金融产品平台、险企加快布局养老社区、最大民生工程税延险也正式落地……然而,晨报记者调查发现,与轰轰烈烈的机构布局相比,市民尤其是年轻的“80”、“90”后养老准备明显不足,如何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呢?

  1 互联网养老:噱头保险与养老无关

  “现在工作太忙没时间享受,退休后就好了,每个月除了政府养老金还有个人储蓄,应该足够日常开销和旅游了。”在沪工作的“85后”李小姐对于退休生活抱有很高期待,认为到那时生活水准肯定会提高。当被问到是否已经开始为养老储蓄时,李小姐表示自己虽然赚得多但开销也大,并无太多个人存款。“40岁开始不晚吧,反正现在还年轻。”李小姐说。

  《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部分年轻人认为自己可以在57岁前退休,并至少拥有160万人民币左右的储蓄(以现金为主)来迎接老年生活。但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储蓄率,达成这一目标至少需要60年。虽然调查中大多数人尚未开始为退休储蓄,但三分之二的人预期自己的退休生活是惬意无忧的。由此可见,中国年轻一代养老准备普遍不足,且理想和现实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养老模式在最近逐渐兴起,除了推出更多针对年轻群体的养老产品,也旨在唤起年轻一代的养老意识。8月9日,蚂蚁金服宣布联合中国人保寿险共同推出了“全民保·终身养老金”创新型保险,将商业养老险起保门槛降低至1元。8月14日,蚂蚁金服旗下蚂蚁财富平台宣布发布针对年轻一代的养老平台,暂定名为“养老专区”。记者了解到,除了即将推出14个养老基金产品,养老平台还将运用A I技术向购买该产品的用户量身定制养老计划。

  不过,已在该平台上线的一款“全民保·终身养老金”创新型保险,却遭到业界广泛质疑,被指与养老保险无关,更像“噱头保险”。该产品将商业养老险起保门槛降低至1元,按月领取分红,打破了传统定期定额的投保方式。

  “1元起投的‘全民保’更像是为了流量而诞生,完全不是保险的做法,跟养老没有多大关系,更像余额宝的玩法。”金融专家学者指出,“真正的养老险应该让养老规划一步到位。首先消费者应根据收入和支出测算出养老缺口,再买一款抗通胀的养老保险进行补充。一般的养老险应该要有上百万的保额,选择期缴积攒到一定量才能抵抗养老的风险。”

  支招:购买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场景的特殊性,一切操作均由本人自行完成,缺少专业人士指导。用户在平台内选购养老产品时务必仔细阅读产品条款,自行做好风控工作。

  2 养老目标基金:鼓励市民长期持有

  8月6日,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14家基金公司拿到养老目标基金首批批文。据悉,目前这些基金都是以FOF形式运作,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或于下周开始发行。事实上,自从去年3月证监会正式发布指引以来,养老目标基金的动态一直是市场关注热点,社会各方对此给予了很高期待。腾讯、蚂蚁财富和京东金融均表示,正在积极推进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在各自平台的销售对接工作,等14只养老目标基金正式发售时,这些平台将同步销售。

  “养老目标基金?没听说过。我自己有养老金的啊,干嘛还要再掏钱冒风险去投资养老基金?再说今年我其他基金都没赚到多少钱。”与资本市场呈现出的热闹不同,在记者采访的多名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则对即将发行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持茫然和继续观望态度。大部分市民的养老观念仍比较传统,停留在“政府养老”层面,并且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缺乏全面认识。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养老目标基金进入市场是我国探索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一步。业内专家指出,养老目标基金应被视为一种长期投资品种,投资者更应着眼于长期稳健收益,而不必过于关注短期波动。“这也能从另一方面转变老百姓偏保守的投资观念,把养老储蓄的概念逐步转化为养老增值的概念。”专家表示。为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这类基金都设计了1至3年的封闭期。

  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分为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两大类,前者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比如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获批产品就是为2040年前后退休人群打造的;而后者则依靠对个人风险判断做选择。

  支招:挑选符合风险偏好的产品

  “30岁和50岁风险承受能力是明显不一样的。”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解释,并表示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产品。比如,此次首次获批的养老基金中就一只目标风险型基金,其长期资产配置将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权益类资产为辅,基本属于无风险产品,适合年龄较大的市民。

  3 高端养老社区:应重点关注医疗资源

  “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要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总觉得父母好不容易把我抚养成人,还帮我带大孩子,等他们年纪大了送去养老院挺不孝的;但是像我这种情况,我和我先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工作特别忙,还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顾,有时候想想以后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人压力还是蛮大的。”市民高小姐对记者说道。她表示自己这两年也开始关注一些养老院,但总怕父母去养老院会过得不好,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记者调查发现,泰康、太平、合众等险企已经根据这类人群的市场需求,将虚拟保险产品与实体医养服务相融合,纷纷开始打造“养老社区”保险项目。泰康保险在10年前开始规划布局,现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全国重点城市投资建成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集医养康复于一体的高端养老社区,成为业内标杆;目前,已经开放了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和广州粤园、成都蜀园四个养老社区。基于泰康养老社区三个核心理念“舒适居住、活力养老和医养融合”和依据居民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健康状态,泰康养老社区设有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四个不同业态,其所构建的养老社区不同于一般的养老院,更加注重的是社区功能;在养老社区内,覆盖有游泳馆,有娱乐休闲空间,也有各种活动社团和老年大学,能够满足老人们生活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交层面的多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泰康打造“保险+医养”生态闭环,不仅为有完全独立生活能力地老年人服务,还为需要半护理以及完全需要护理的老人提供服务,这也是养老社区的一大亮点。

  据记者了解,除泰康保险外,中国太平投资40亿元历时6年打造的首个旗舰型养老社区项目——“中国太平·梧桐人家”也在近日揭开神秘面纱,并即将启动销售,预计2019年年内即可拎包入住,届时可为约3500位老年人提供长期持续的高品质生活和康养服务;中国太保集团则计划在3-5年内首期投资10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太保家园”系列高品质养老社区。

  支招:留意与医院之间交通情况

  业内专家建议,在选择具体的养老社区时,应重点关注其医疗资源,是否可以满足老年人院后护理、日常照护等刚性需求,此外还需特别留意社区与最近的三甲医院之间的交通情况,以免在老人发生险情时耽误抢救时机。

  4 养老险:政策红利下税延险成新宠

  今年5月1日,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6月6日,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平安养老、新华人寿、太平养老、泰康养老等六家险企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产品首批获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销售;6月7日,首单税延养老险花落太保,C919大飞机首飞机长成为税延养老险全国首个保单的拥有者。

  上海作为全国首批税延试点地区之一,经济发达、金融业众多,但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十分严峻。税延产品自今年6月7日在沪销售以来,市场反响热烈。作为首批获得经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资质的大型保险公司——泰康养老方面表示,税延养老是国家的一项利民惠民政策,而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被视为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其操作方式及产品结构与传统保险有一定的区别,并且涉及到员工收入、税收抵扣、税务申报等多个环节。

  由于其产品的复杂性,很多消费者表示不了解,甚至是一些资深的企业HR也一知半解。为此,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于近日举办了企业HR税延养老政策说明会,帮助企业HR了解税延养老险的性质以及投保流程,从而推进税延养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与一般商业养老保险相比,购买税延养老险产品的支出在当月收入6%和1000元以内(每年不超过12000元)的部分可以税前列支,待退休提取时再征收个人所得税。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可提供养老年金给付、全残保障和身故保障三项保险责任。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动型税延养老险产品。

  以一位1990年6月1日出生,月收入为20000元的男性为例,购买某公司的税延养老险B款(收益保底型),且账户资金分配比例为B1、B2各50%,选择月交方式,每月可享受的税延额度为1000元,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选择领取15年,合计省税金额约为155279元,则税后实际每年领养老金约为62925元。

  除税延养老险外,各险企也相继推出了保额高达百万元以上的医疗险,每年只需要支付几百元,就能获得一份涵盖100多种重大疾病,以及一般疾病住院的百万级保障。其中,不少险企打出“保证续保”的旗号,保证在一定年限内不会因为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发生理赔而被拒保,保费费率也维持稳定。不过保险专家提醒市民,此类产品在“保证续保”期后存在不小风险,需要谨慎购买。

  支招:中等收入者购买最划算

  对于这种新型养老保险险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表示,按照当前的个税起征点计算,参加税延养老险对8000元-16667元中等收入人群的减税效应最为明显,且在16667元时达到最大。

来源:解放网

作者:李俊 杨晓东 汪奕晨 杨瑷竹

编辑:周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