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路王村 生乡愁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颜军 编辑:周娜 2018-05-30 09:28:17
时刻新闻
—分享—

大美湘西。颜军 摄

  题记:

  王村,芙蓉镇——谢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余光中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要不回到故乡。——沈从文

  初来乍到她身边,就像一杯杨梅红酒,很难为之所动,但若长居,必会醉倒、醉透、醉得你就像踏着了前世的烟云。而今的芙蓉镇,依然保留着历史的古韵,她那沉睡千年的古井、古街、古建筑群,都需要我们用亲人的眼光去看待,用历史的眼光去沉淀。她今天存在的意义,在于她的原汁原味,在于她呈示了千百年来的繁华与包容一一一王的城、王的镇、王的村,在于她今天的不可复制的乡愁.......

  梦幻般的王村、童话般的世界、实在太撩人。早些年我就与友人合写了一篇关于王村的乡愁。前些日子我一个人一大早静静沿石阶行走石板街,来到西汉古井边,来到再熟悉不过的天主堂,原王村一小旧址,其实它是鸦片战争后的外来产物。虽过三十年,即使它换了容颜,于我!仍如故人,闭上眼睛仍是记忆中的模样,校门没变,围墙没变,校门左右两边围墙、土砖、平房也没变,进校门右手边的操场仍是泥土坪,当年学校开大会就在此举行,那年六一表彰我曾经给一位扎着羊角辫的低年级学生系过红领巾,突显眼前仿佛就在昨天。校门左手边的两行砖砌花台,长约一百多米,种着松树,中间是跑道,青砖立起铺就,纹路精巧美轮美奂,常年青苔,跑道尽头是洋人留下的教堂,两层砖木结构,非典型哥特式建筑,很有欧洲味。窗户安装着铅条镶嵌的彩色图案玻璃,上面绘有花卉和圣经的故事,高且空旷,我来就读时已改成教室,少年时代的我曾在里面学习成长。在此学会了《家乡有条猛洞河》《让世界充满爱》《妈妈的吻》《小背篓》等歌曲。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

  学生时代常想写下华夏第一思乡曲《静夜思》的李白,既然那么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宁可在外漫游也不回乡,是的,历史上的李白似乎多数时候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要紧的事,整天像个流打鬼。为什么就不回乡去而总在发出“乡关何处”的人生感叹?这样的问题回答原来也十分简单,想起好友评论我的一句话,回了乡的李白没有了“乡关何处”的人生感叹的李白,他还是李白吗?所以我们的人生需要离乡,更需要背井,但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回乡。当然我们的回乡不能如当年项羽只是为了回乡炫耀一番自己在外取得的成绩,想当年项羽初占咸阳,人劝他在此定都,以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江山社稷。可他急于东归故乡,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结果众所周知,功亏一篑,身死国灭,白白便宜了刘邦将一曲“大风歌”唱到了最后,当了皇帝的刘邦原来也没有忘记衣锦还乡,这一点他与项羽一样,但他比项羽高明一点是在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最后,终不忘告诫自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这是人们常用来形容人与故乡关系的一句话。的确,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那么老家并不是树下的那片阴影,甚至也不是落着阴影的那片地面,而是深藏在落叶下的土壤,水分和营养,是树根与它们的不解纠结,树根在地下扎的越深,纠结的越紧,树就会长的高大,此所谓根深叶茂,而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怪不得童安格的《把根留住》是这么唱的: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随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留住我们的根。

  乡村是城市的童年,童年是人类的乡村,虽然中国目前城镇化进程加快,那些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大小乡村,与今天的大小城市相比,或许显得贫穷又落后,但那一座城市不是从乡村长大的呢?历史上的伟人们那一位又不曾经历经童年而天生伟大?人类的乡愁一说也可能源于此情,我与王村也亦于此景此情,可能是宿命,无法割舍的成长历程。

  乡愁是小时候和年轻时的一种感受,乡愁原来绝不仅仅是因为“乡书何处达”的慨叹和买不到一张回家过年的船票、车票而生出的愁苦,高考那年流行的一句歌词: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月落乌啼……除去爱情这不正是乡愁的真实写照吗。即使买不到票又何尝能摆脱乡愁呢?因为王村已成芙蓉镇,是我们家三辈人梦想的发源地,我们注定无法摆脱这一乡愁。又因为王村,我们又一次次来古井边嬉水。正是如此的回乡,离乡的过程中,我们渐渐长大,与身边的世界一起渐渐改变,没有离开王村我是不能够更好的懂得和诠释如今的芙蓉镇。

  乡愁的本质应该是人甚至是人类在回望自己成长历程时,自我安抚的慰藉与必要审视的痛苦两相交织发出的复杂情感,我们当然不能如项羽一般被某种情感绑架住了人生的脚步,更不能因为乡村是城市的童年而让国家和社会永远滞留在幼稚之时。我们长大了,国家和世界也发展了,现代化了,然而这一切又不能以割断我们的乡愁为前提,没“乡”“愁”又何来?

  前些年我看见这样一张图片,一个农民坐在一片瓦砾上正与一台挖掘机对峙着……网上这样的报到也蛮多,我清楚这场景背后的曲折隐衷,但依然让我首先想到自己已故的父亲和小学就读的王村天柱堂。现在天柱堂已设摆手堂,成了昔日土司接待宴请贵宾的场所,敞开大门迎四方宾客,土家小伙姑娘跳着摆手舞、扯扯扯、八宝铜铃、咚咚喹、竹竿舞,表演着土家传统修建木楼树梁时甩梁粑粑,土家哭嫁、梯玛祭祀和法术、茅古斯围猎狩猎、高唱湘西美……太商业化,我看看罢了。但我仍喜欢当年的一小,读书朗朗!

  千万不要认为我反对城镇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相反我对王村这些年来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感到欣慰,前十二年的张吉二级公路,现已开通的张花高速,从羊峰或抚志来王村都只需半小时便达,何乐而不为呢。正在筹建的吉恩高等级高速公路正从王村腹地穿越,且已全线通车。张怀高铁也已动工,路经王村且设客运站。修桥补路的人和事历来都是给予很高的道德评价,我很赞赏这一宏举。从我谋生的城市回王村将更加方便,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也将成为历史,这正是路王村生乡愁的情愫所在。

  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地方是家乡,芙蓉王背后的故事,我把“烟雨王村”书法作品原稿留在芙蓉古镇,让她的雕刻木制品与瀑布同在,与酉水相惜,就是这个样子,是吧?是吧!

  戊戌年四月十五湘西吉首

  作者简介:

颜军

  颜军,土家族,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1996年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2017年获中国国家级金奖书法获得者,现供职于湘西州荣复医院副院长、湘西州心露会所所长,爱好书法、读书、旅游,爱一切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真所谓:惠风和畅书雄强,神韵喜乐入史馆;韵情入笔惹人醉,大道无形游四海;泼墨纵横洒乾坤,只为慈善献爱心。

作者书法作品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颜军

编辑:周娜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aonian.rednet.cn/content/2018/05/30/45434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老年频道首页